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当前位置:首页>标准动态
国内标准动态
  • “三致”有机毒物威胁饮用水安全 相应检测标准亟待制订

    2005-05-16

    记者随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在太湖流域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包括饮用水源地在内的很多水体中存在着大量会对人体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三致”效应的有机毒物,而我国现行的水质检测标准中对这些有机毒物的检测指标十分有限,针对水体中有机毒物的相应检测标准亟待制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界中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详情>>
  • 新汽车工业国家安全标准将出台 执行公正性面临考验

    2005-05-16

    随着奇瑞、通用大宇品牌侵权官司日渐升温,伴随国内汽车工业国家汽车安全标准加快出台,其科学性和执行公正性也日益面临着更大舆论与事实的挑战。新标准提速对于通用大宇在奇瑞诉讼案中“奇瑞‘偷梁换柱’,以其他车型代替QQ通过测试”的说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安全专家表示,在没有更多的确凿证据前不好发表评论,...

    详情>>
  • 国家物流新标准亮相 大企业争夺“星级指标”

    2005-05-16

    5月1日起,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以下简称《指标》)正式实施。《指标》对一些行业概念首次做出界定,并依次设立了企业的五个级别。这意味着今后大型物流企业都将有明确的“行业座次”,记者了解到,中远、中外运、宝供等几十家物流企业已先后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出...

    详情>>
  • 韩国信息技术标准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2005-05-16

    1问题的提出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近年来经济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技术标准的国际化进程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韩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短期无法跨越的技术鸿沟。因此在标准竞争的初期阶段,韩国制定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标准战略。从1962年组建韩国标准协会(KSA)以来,韩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经费支持技...

    详情>>
  • 中国电子寻找RFID产业链突破点 用标准促进全球互通

    2005-05-16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立建:促进RFID全球互通RFID最近很热门,国家有关部门也非常重视,科技部正在组织编写《中国RFID发展策略白皮书》,信息产业部也正在组织编写RFID科技发展规划,这两项工作都在推进当中。对于人口少、市场小的国家来说,可能没有必要制定自己的电子标签标准...

    详情>>
  • 布基纳法索国家标准机构成为ISO世界家庭的150个成员

    2005-05-16

    ISO世界家庭刚刚迎来了他的第150个成员,西部非洲的布基纳法索国家标准机构。ISO于1946年由25个国家创立,其成员在20世纪90年代稳定增长,当时地理政治的变化从新独立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成员。ISO秘书长艾伦认为:“ISO开发国际标准的目的是要使其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投入使用并提供利益...

    详情>>
  • 韩国食品标准、标签、证书的规定和要求

    2005-05-16

    食品管理的法律依据、韩国对进口食品进行监管的法律依据是韩国《食品卫生法》。韩国从2003年10月10日起,实行“进口食品等事前确认登记制度”。为提高进口食品检查制度的效率及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管理,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修订了《食品卫生法实行规则》,开始实施“进口食品等事前确认登记制度”。通过事前的现场检...

    详情>>
  •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四届一次理事会议在京召开

    2005-05-16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四届一次理事会议,于2005年5月12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0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石保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薛德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李海燕出席了会议并宣读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关于换届的批复文件...

    详情>>
  • 美国拟出台强制性安全标准 打火机又遇出口新壁垒

    2005-05-16

    为避免因某些打火机的机械故障导致其出现过高的伤害危险,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已提议将自愿性的打火机标准ASTMF-400修订为强制性标准。目前该法规草案正在全球范围内征求评议意见和反馈信息。据了解,美方曾三次对美国打火机进口是否实行ASTM标准立法举行听证会,但均未通过。此次倘若美国市场强制执行AST...

    详情>>
  • 应用ISO 9004:2000标准全面改进企业整体业绩

    2005-05-13

    截止2003年底,我国已有95819家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些已获得认证的企业获证后还应向何处去,这是我国获证企业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获证企业中大部分的最低目标是保证认证资格,能顺利通过认证机构的监督审核,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而对于有高起点要求,不以通过认证获得证书为最终目的的企业...

    详情>>
cacheName:XinxiDongtaixc_List_91_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