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 现行

General specification and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DC power supply equipment of power projects

标准号:GB/T 19826-2014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9826-2014
发布时间:2014-05-06
实施时间:2014-10-28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李全喜、杨忠亮、杨慧霞、王刚、冯谦益、王凤仁、何勇志、石罡、薛安忠、潘景宜、刘平、许胜飞、孙十柱、蒋冠前、田建军、赵军、李宏伟、关江桥、耿建风、罗治军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ICS分类:输电网和配电网综合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许昌开普电气研究院、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继电源有限公司、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4)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4)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工程用直流电源设备、一体化电源设备的通用技术条件和安全要求,以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电力工程中的直流、一体化电源设备,并作为产品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的依据。对于未涵盖的其他电源设备可参照使用。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9826—2005《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与GB/T19826—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一体化电源设备的要求;
———交流输入电压范围由(85% ~115%)Un 改为(85%~120%)Un;
———纹波系数改为纹波因数,重新定义并与其他标准协调;
———增加了软启动特性要求;
———删除其他类型充电装置的要求;
———删除镉镍蓄电池的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许昌开普电气研究院、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继电源有限公司、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英可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州东芝白云菱机电力电子有限公司、烟台东方电子玉麟电气有限公司、珠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泰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北恒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郑州供电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全喜、杨忠亮、杨慧霞、王刚、冯谦益、王凤仁、何勇志、石罡、薛安忠、潘景宜、刘平、许胜飞、孙十柱、蒋冠前、田建军、赵军、李宏伟、关江桥、耿建风、罗治军。
本标准于200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产品型号及基本参数 2
4.1 产品型号及含义 2
4.2 产品规格及参数 3
5 通用要求 4
5.1 环境条件要求 4
5.2 技术要求 5
5.3 安全要求 14
5.4 电磁兼容要求 16
5.5 结构及工艺要求 18
6 试验方法 18
6.1 试验条件 18
6.2 结构及工艺检查 19
6.3 稳流精度、稳压精度及纹波因数试验 19
6.4 直流电流电压输出误差试验 21
6.5 限压特性、限流特性试验 21
6.6 效率和功率因数试验 22
6.7 均流不平衡度试验 22
6.8 软启动特性试验 23
6.9 交流不间断电源和逆变电源试验 23
6.10 直流变换电源装置 25
6.11 蓄电池试验 26
6.12 直流供电能力试验 27
6.13 噪声试验 28
6.14 保护及告警功能试验 28
6.15 监控功能试验 28
6.16 通信功能试验 28
6.17 产品的充电功能试验 28
6.18 温度变化对性能的影响 29
6.19 产品配置试验 30
6.20 安全要求试验 30
6.21 抗扰度试验 30
6.22 电磁发射试验 31
7 检验规则 31
7.1 一般要求 31
7.2 出厂检验 31
7.3 型式检验 31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34
8.1 标志 34
8.2 包装 35
8.3 运输 35
8.4 贮存 35
9 随同产品供应的文件 3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合闸冲击放电要求 36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导线颜色及截面积的相关规定 3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直流电源设备的充放电特性 40
图1 稳流精度、稳压精度、纹波因数的试验线路图 20
图2 效率及功率因数试验线路图 22
图3 杂音电压试验线路图 25
图4 蓄电池容量试验线路图 27
图5 充电特性试验线路图 29
图A.1 蓄电池事故能力放电试验 37
图C.1 直流电源设备充放电特性示意图 40
表1 影响量和影响因素标称范围的标准极限值 4
表2 充电电压及电流调节范围 5
表3 稳压精度、稳流精度及纹波因数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产品型号及基本参数 2
4.1 产品型号及含义 2
4.2 产品规格及参数 3
5 通用要求 4
5.1 环境条件要求 4
5.2 技术要求 5
5.3 安全要求 14
5.4 电磁兼容要求 16
5.5 结构及工艺要求 18
6 试验方法 18
6.1 试验条件 18
6.2 结构及工艺检查 19
6.3 稳流精度、稳压精度及纹波因数试验 19
6.4 直流电流电压输出误差试验 21
6.5 限压特性、限流特性试验 21
6.6 效率和功率因数试验 22
6.7 均流不平衡度试验 22
6.8 软启动特性试验 23
6.9 交流不间断电源和逆变电源试验 23
6.10 直流变换电源装置 25
6.11 蓄电池试验 26
6.12 直流供电能力试验 27
6.13 噪声试验 28
6.14 保护及告警功能试验 28
6.15 监控功能试验 28
6.16 通信功能试验 28
6.17 产品的充电功能试验 28
6.18 温度变化对性能的影响 29
6.19 产品配置试验 30
6.20 安全要求试验 30
6.21 抗扰度试验 30
6.22 电磁发射试验 31
7 检验规则 31
7.1 一般要求 31
7.2 出厂检验 31
7.3 型式检验 31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34
8.1 标志 34
8.2 包装 35
8.3 运输 35
8.4 贮存 35
9 随同产品供应的文件 3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合闸冲击放电要求 36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导线颜色及截面积的相关规定 3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直流电源设备的充放电特性 40
图1 稳流精度、稳压精度、纹波因数的试验线路图 20
图2 效率及功率因数试验线路图 22
图3 杂音电压试验线路图 25
图4 蓄电池容量试验线路图 27
图5 充电特性试验线路图 29
图A.1 蓄电池事故能力放电试验 37
图C.1 直流电源设备充放电特性示意图 40
表1 影响量和影响因素标称范围的标准极限值 4
表2 充电电压及电流调节范围 5
表3 稳压精度、稳流精度及纹波因数 6
表4 充电装置的效率及功率因数 6
表5 交流不间断电源、逆变电源的效率 8
表6 直流变换电源的效率 9
表7 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及放电电流 10
表8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4
表9 绝缘试验的试验等级 15
表10 温升要求 15
表11 传导发射限值 17
表12 辐射发射限值 17
表13 外形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 18
表14 测试仪表精度的选择 19
表15 检验项目 32
表A.1 冲击电流的选择 36
表B.1 小母线汇流排主电路导线相序及颜色 39
表B.2 导线截面积 39 6
表4 充电装置的效率及功率因数 6
表5 交流不间断电源、逆变电源的效率 8
表6 直流变换电源的效率 9
表7 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及放电电流 10
表8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4
表9 绝缘试验的试验等级 15
表10 温升要求 15
表11 传导发射限值 17
表12 辐射发射限值 17
表13 外形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 18
表14 测试仪表精度的选择 19
表15 检验项目 32
表A.1 冲击电流的选择 36
表B.1 小母线汇流排主电路导线相序及颜色 39
表B.2 导线截面积 39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