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加工中心检验条件 第1部分:卧式和带附加主轴头机床几何精度检验(水平Z轴) 现行

Test conditions for machining centres—Part 1:Geometric tests for machines with horizontal spindle and with accessory heads (horizontal Z-axis)

标准号:GB/T 18400.1-2010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8400.1-2010
发布时间:2010-11-10
实施时间:2011-03-01
首发日期:2010-11-10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胡瑞琳、唐其寿、李祥文、张维、王晓慧、许立亭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机床综合
ICS分类:机械加工中心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北京第一机床厂、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机床研究所等
归口单位: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

标准简介

GB/T18400的本部分规定了卧式(即水平Z轴)加工中心(或可适用的数控铣床、数控镗床等)的几何精度检验。本部分仅适用于机床的几何精度检验,不适用于机床的运动精度检验。通常情况下这两种检验是分别进行的。在无负荷或精加工条件下机床的某些其他检验将包括在GB/T18400的其他部分中。

标准摘要

GB/T18400《加工中心检验条件》分为以下十个部分:
———第1部分:卧式和带附加主轴头机床几何精度检验(水平Z 轴);
———第2部分:立式或带垂直主回转轴的万能主轴头机床几何精度检验(垂直Z 轴);
———第3部分:带水平主回转轴的整体万能主轴头机床几何精度检验(垂直Z 轴);
———第4部分:线性和回转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检验;
———第5部分:工件夹持托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检验;
———第6部分:进给量、速度和插补精度检验;
———第7部分:精加工试件精度检验;
———第8部分:三个坐标平面上轮廓特性的评定;
———第9部分:刀具转换和托板转换动作时间的评定;
———第10部分:热效应的评定。
本部分为GB/T18400的第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0791-1:1998《加工中心检验条件 第1部分:卧式和带附加主轴头机床几何精度检验(水平Z 轴)》(英文版)。
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ISO10791-1:1998时,本部分做了一些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第4章标题“简要说明”改为“一般要求”;
———删除了ISO10791-1:1998的前言和引言,增加了国家标准的前言;
———删除了ISO10791-1:1998的附录D(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第一机床厂、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机床研究所、四川长征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钻镗床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瑞琳、唐其寿、李祥文、张维、王晓慧、许立亭。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一般要求 1
3.1 测量单位 1
3.2 参照标准 1
3.3 检验顺序 2
3.4 检验项目 2
3.5 检验工具 2
3.6 工作精度检验 2
3.7 简图 2
3.8 托板 2
3.9 软件补偿 2
3.10 机床结构 2
3.11 标志 2
3.12 最小公差 2
4 几何精度检验 5
4.1 线性运动的直线度 5
4.2 线性运动的角度偏差 8
4.3 线性运动间的垂直度 11
4.4 主轴 14
4.5 工作台或托板 19
4.6 平行于Z 轴的附加轴线 27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加的45°对分分度主轴头 31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加的回转主轴头 40
附录C(规范性附录) 整体万能45°对分连续分度主轴头 47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