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uminium-plastic composite panel for curtain wall
标准号:GB/T 17748-2008
本标准于1999年首次发布。本标准代替GB/T17748—1999《铝塑复合板》。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规格尺寸及标记、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等。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其他用途的铝塑复合板也可参照本标准. 本标准与GB/T17748—1999标准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本标准的名称更改为《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取消了原标准中的内墙板部分的内容(原标准的4.1、4.3、5.1、5.2和5.6),内墙板部分以《普通装饰用铝塑板》为名称另行制订标准;———取消了原标准中的分级要求(原标准的4.3、5.5)、面密度和耐洗刷性的要求及试验方法(原标准中的5.6、6.11.3、6.14);———增加了阻燃型产品的分类、代号、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的4.1、4.2、6.1.4、7.7.21);———增加了铝材厚度、耐硝酸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的6.1.3、6.1.4、7.5、7.7.9);———修改了涂层厚度、耐沾污性、光泽度偏差、耐碱性、耐人工气候老化、耐盐雾性、剥离强度、贯穿阻力、剪切强度、耐温差性、热变形温度的技术指标(原标准的5.6、本标准的6.1.4);———修改了耐碱性、耐溶剂性、剥离强度、耐温差性试验方法(原标准的6.11.1、6.11.2、6.17、6.18,本标准的7.7.8、7.7.10、7.7.16、7.7.17);———修改了耐冲击性、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热变形温度试验方法的描述(原标准的6.9、6.15、6.20,本标准的7.7.5、7.7.14、7.7.19)。
本标准代替GB/T17748-1999《铝塑复合板》。 本标准与GB/T17748-1999标准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 ---本标准的名称更改为《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 ---取消了原标准中的内墙板部分的内容(原标准的4.1、4.3、5.1、5.2和5.6),内墙板部分以《普通装饰用铝塑板》为名称另行制订标准; ---取消了原标准中的分级要求(原标准的4.3、5.5)、面密度和耐洗刷性的要求及试验方法(原标准中的5.6、6.11.3、6.14); ---增加了阻燃型产品的分类、代号、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的4.1、4.2、6.1.4、7.7.21); ---增加了铝材厚度、耐硝酸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的6.1.3、6.1.4、7.5、7.7.9); ---修改了涂层厚度、耐沾污性、光泽度偏差、耐碱性、耐人工气候老化、耐盐雾性、剥离强度、贯穿阻力、剪切强度、耐温差性、热变形温度的技术指标(原标准的5.6、本标准的6.1.4); ---修改了耐碱性、耐溶剂性、剥离强度、耐温差性试验方法(原标准的6.11.1、6.11.2、6.17、6.18,本标准的7.7.8、7.7.10、7.7.16、7.7.17); ---修改了耐冲击性、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热变形温度试验方法的描述(原标准的6.9、6.15、6.20,本标准的7.7.5、7.7.14、7.7.19)。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西泓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源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加铝复合板有限公司、浙江墙煌建材有限公司、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常州中化勤丰塑料有限公司、东阿蓝天七色建材有限公司、东莞华尔泰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华天铝业有限公司、江阴利泰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方大意德新材料有限公司、云南金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张家港泰普奇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华阳化工(深圳)有限公司、佛山市高明高丽塑铝板有限公司、富而盛化工(东莞)有限公司、广东利凯尔实业有 限公司、广州市未来之窗建筑材料限公司、泓泰机械制造(江阴)有限公司、江阴华泓建材工业有限公司、隆标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雅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阴天虹板业有限公司、宁波市红杉高新板业有限公司、北京盛安建材工业有限公司、海宁市中大塑业有限公司、苏州多彩铝业责任有限公司、佛山市雅达利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吉祥集团、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铝塑复合材料分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云林、武庆涛、蒋荃、高锐、刘婷婷、徐晓鹏、刘玉军、乔亚铃、穆秀君、刘武强。 本标准委托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负责解释。 本标准于1999年首次发布。 |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