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充气轮胎内胎 第2部分:摩托车轮胎内胎

Inner tube of pneumatic tyres—Part 2:Inner tube of motorcycle tyres
标准号:GB 7036.2-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7036.2-2007
发布时间:1986-11-24
实施时间:2008-04-01
首发日期:1986-11-24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吴育新、黄辉文、李伊华、陈秋发
作废日期:2018-11-01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轮胎
ICS分类:道路车辆轮胎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广州第一橡胶厂
归口单位: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 7036的本部分规定了摩托车轮胎的内胎种类、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本部分适用于新的摩托车轮胎内胎。
标准摘要
本部分的第4章、第6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GB7036《充气轮胎内胎》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汽车轮胎内胎; ---第2部分:摩托车轮胎内胎。 本部分为GB7036的第2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K6367:1995《二轮摩托车轮胎用内胎》(日文版)。 本部分代替GB7036.2-1997 《充气轮胎内胎 第2部分:摩托车轮胎内胎》。 本部分根据JISK6367:1995重新起草,附录A 列出了本部分与JISK6367:1995的章条编号对照 一览表。本部分与JISK6367:1995的有关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条款的页边空白处,并在附录B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本部分与GB7036.2-1997主要技术性差异: ---修订了内胎的外观质量要求(1997年版的附录A;本版的4.3); ---统一了名义断面宽度为3.00以上和以下的摩托车轮胎内胎的物理性能要求(见4.5); ---修订了气密性试验方法,并对其他试验方法作了编辑性的修订(1997年版6.1;本版的5.1); ---删除了抽样和检验规则(1997年版第5章、附录B); ---删除了标志的文字与大小要求(1997年版7.1); ---删除了产品包装、运输和储存的要求(1997年版7.2、7.3、7.4); ---删除了附录中列出的内胎规格及其主要尺寸和基本参数(1997年版附录C)。 本部分的附录A 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归口。 本部分委托全国摩托车自行车轮胎轮辋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部分起草单位: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广州第一橡胶厂。 本部分起草人:吴育新、黄辉文、李伊华、陈秋发。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7036-1986、GB7036-1989、GB7036.2-1997。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