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炭黑 第6部分:着色强度的测定

Carbon black - Part 6:Determination of tinting strength
标准号:GB/T 3780.6-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780.6-2007
发布时间:2007-11-28
实施时间:2008-06-01
首发日期:1983-06-14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余艳、王定友、马宝亮
作废日期:2017-07-01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炭黑
ICS分类:橡胶合成配料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
归口单位: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以工业着色参比炭黑(ITRB)为基准相比较,用反射仪测定橡胶用炭黑着色强度的方法。本部分还规定了以国产标准参比炭黑3#(SRB3#)为基准相比较,用反射仪测定色素炭黑着色力(着色强度)的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各类橡胶用炭黑及各类色素炭黑。
标准摘要
GB/T3780《炭黑》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吸碘值试验方法; ---第2部分:吸油值的测定; ---第4部分:吸油值的测定和试样制备(压缩试样); ---第5部分:比表面积的测定CTAB法; ---第6部分:着色强度的测定; ---第7部分:pH值的测定; ---第8部分:加热减量的测定; ---第10部分:灰分的测定; ---第12部分:杂质的检查; ---第14部分:硫含量的测定; ---第15部分:甲苯抽出物透光率的测定; ---第17部分:粒径的间接测定反射率法; ---第18部分:在天然橡胶(NR)中的鉴定方法; ---第21部分:橡胶配合剂筛余物的测定水冲洗法。 本部分是GB/T3780的第6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5435:1994《橡胶配合剂炭黑着色强度的测定》。 本部分根据ISO5435:1994重新起草。为了方便比较,在资料性附录C中列出了本部分条款和ISO5435:1994标准条款的对照一览表。 考虑到我国国情,为方便标准使用者,在采用ISO5435:1994时做了一些修改。本部分与ISO5435:1994的主要差异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引用了与国际标准有对应关系的我国标准,增加了GB/T3778、GB/T7044、GB/T8170及GB/T15338(本部分第2章); ---增加对试剂氧化锌的要求(本部分4.2),这是由于我国无专门用于炭黑测试的氧化锌标准物质,而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较大; ---增加用于清理研磨机平板的溶剂(本部分的4.3); ---增加色素炭黑定位用国产标准参比炭黑3#(SRB3#)(本部分的4.4),因为ITRB与SRB3的反射率不同; ---将各种型号的设备所用的玻璃板及墨浆涂敷器的要求列入了仪器一章(本部分的第5章),这样使标准结构更紧凑; ---试验条件仅规定温度(本部分的第7章),因为湿度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不明显; ---增加用FHD?1型反射式黑度计进行测量的方法(本部分的8.3.1),因为该设备在我国被广泛使用; ---增加用0.1400gITRB工业标准参比炭黑进行仪器校准时的校准着色值:136.5~141.9,这是为了满足我国炭黑生产质量控制需要(本部分的8.4.1的表1); ---删除ISO5435:1994中的米克比色计测量法,因为该方法中的玻璃载片的光学性能会严重影响测试结果; ---删除ISO5435:1994中的登什克隆反射仪法,因为我国无单位使用该仪器; ---删除计算结果中的注,因为在仪器校准中已规定了工业标准参比炭黑ITRB着色值的允许波动范围; ---增加精密度的规定,这使标准更加完善(本部分的第10章); ---增加资料性附录B反射仪校准计算实例,便于使用者正确执行标准规定; ---增加资料性附录C本部分章条编号与ISO5435:1994章条编号对照。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c)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根据国家清理整顿标准的要求,本部分已整合并同时代替了GB/T3780.6-1998《橡胶用炭黑着色强度试验方法》和GB/T7050-2003《色素炭黑着色力的测定》。 本部分与GB/T3780.6-1998和GB/T7050-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修改了标准名称; b)不规定注射器的体积,只规定其精度(GB/T3780.6-1998的5.5,GB/T7050-2003的5.5,本部分的5.6); c)增加对试剂氧化锌的要求(本部分的4.2); d)增加用0.1400gITRB工业标准参比炭黑进行仪器校准时的校准着色值:136.5~141.9(本部分的8.4.1的表1); e)分析步骤中增加埃里克森着色试验仪的具体测试步骤(本部分的8.3); f)取消了FHD?1反射式黑度计测量法中的玻璃载片法,涂层制膜法用玻璃板的厚度由3mm~5mm代替5mm(GB/T3780.6-1998的5.8.2.2,本部分的5.8.1); g)增加规定橡胶用炭黑和色素炭黑分别用不同的标准参比炭黑进行仪器定位(本部分的8.3.1.2的注); h)附录A中用标准参比炭黑A6、B6、C6、D6、E6、F6和SRB3#的着色强度值代替A4、B4、C4、D4、E4、F4、SRB2#的着色强度值; i)增加附录B反射仪校准计算实例; j)增加附录C本部分章条编号与ISO5435:1994章条编号对照。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炭黑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5)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天津海豚炭黑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余艳、王定友、马宝亮。 本部分所代替部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3780.6-1983、GB/T3780.6-1991、GB/T3780.6-1998; ---GB/T7050-1986、GB/T7050-1993、GB/T7050-2003。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