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人-系统交互人类工效学 以人为中心的生命周期过程描述 现行

Ergonomics-Ergonomics of human-system interaction - Human-centred lifecycle process descriptions

标准号:GB/T 23700-2009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3700-2009
发布时间:2009-05-06
实施时间:2009-11-01
首发日期:2009-05-06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戴国忠、王丹力、张欣、冉令华、袁小伟、王黎静、刘太杰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人类工效学
ICS分类:人类工效学
提出单位: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伊飒尔界面设计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GB/T 18976-2003《以人为中心的交互系统设计过程》中描述的以人为中心过程的规范模型。此模型宜用于系统开发和运行时对以人为中心的过程进行规格说明、评估和改进。

标准摘要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TR18529:2000《人系统交互人类工效学 以人为中心的生命周期过程描述》,并根据此标准翻译起草。
本标准是对GB/T18976-2003《以人为中心的交互系统设计过程》中以人为中心过程的扩展和规范化,并借鉴了ISO/IECTR15504《信息技术 软件过程评估》中对软件开发过程的描述。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伊飒尔界面设计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国忠、王丹力、张欣、冉令华、袁小伟、王黎静、刘太杰。

标准目录

前言Ⅲ
引言Ⅳ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3
5 以人为中心过程模型的背景3
5.1 模型应用3
5.2 生命周期中使用以人为中心方法的益处4
5.3 模型的基本原理4
5.4 模型的基础4
5.5 模型的结构4
5.6 模型的元素5
5.7 模型与ISO/TR15504的关系6
5.8 模型与ISO12207的关系7
6 以人为中心的过程7
6.1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7
6.2 确保在系统策略中包含HCD 的内容(HCD.1) 7
6.3 规划和管理HCD 过程(HCD.2) 8
6.4 确定利益相关方和组织的需求(HCD.3) 9
6.5 理解和确定使用情境(HCD.4) 10
6.6 提出设计解决方案(HCD.5) 10
6.7 针对需求评估设计11
6.8 安装和运行系统(HCD.7) 12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相关工作产出14
A.1 以人为中心生命周期过程相关工作产出列表14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以人为中心生命周期过程的应用17
B.1 过程定义中的模型应用17
B.2 过程改进中的模型应用17
B.3 过程评估中的模型应用17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过程模型中对描述的应用19
C.1 简介19
C.2 模型目的19
C.3 模型范围19
C.4 模型元素19
C.5 图谱19
参考文献20
图1 实体关系图5
图2 以人为中心设计过程及其实践5
图3 生命周期中以人为中心过程间的关联6
表A.1 确保在系统策略中包含HCD 的内容(HCD.1) 14
表A.2 规划和管理HCD 过程(HCD.2) 14
表A.3 确定利益相关方和组织的需求(HCD.3) 15
表A.4 理解和确定使用情境(HCD.4) 15
表A.5 提出设计解决方案(HCD.5) 15
表A.6 针对需求评估设计(HCD.6) 16
表A.7 安装和运行系统(HCD.7) 16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