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海洋调查规范 第8部分: 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现行

Specifications for oceanographic survey—Part 8:Marine geology and geophysics survey

标准号:GB/T 12763.8-2007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2763.8-2007
发布时间:2007-10-17
实施时间:2008-02-01
首发日期:1992-12-10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李家彪、柯长志、康寿岭、于晓果等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海洋学
ICS分类: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提出单位:国家海洋局
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
归口单位: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国家海洋局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的基本内容、方法、资料整理及调查成果的要求。

标准摘要

GB/T12763《海洋调查规范》分为11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第3部分:海洋气象观测;
---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
---第5部分:海洋声、光要素调查;
---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第7部分:海洋调查资料交换;
---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第9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
---第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调查;
---第11部分:海洋工程地质调查。
第9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第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调查和第11部分:海洋工程地质调查对应于GB/T12763-1991是新增部分。
本部分为GB/T12763《海洋调查规范》的第8部分,代替GB/T13909-1992《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本部分与GB/T12763的第1部分、第7部分和第10部分配套使用。
本部分与GB/T13909-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GB/T13909-1992版本为篇、章、条、款结构,本版依据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改为章、条、款结构。
本版的表1较GB/T13909-1992版本有4处变动:
---删去远海、近海之分及其内容,近远海均同一要求;
---删去1∶200×104 比例尺调查内容,部分项目增加1∶10×104 和1∶5×104 比例尺调查内容;
---删去以相应比例尺图幅上距离(mm)来规定导航定位准确度,改为使用DGPS定位;
---海洋重力测量、海洋地磁测量等的测量准确度标准均有较大提高,其中海洋地磁测量的准确度提高幅度较大,原1∶100×104 和1∶50×104 比例尺的测量准确度由12nT 和8nT 提高为4nT;原1∶20×104 比例尺的测量精度由4nT 提高为2nT。
第5章海底地形地貌调查因调查方法有重大变化,故而独立成为新的标准,即GB/T12763的第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调查,本章改为引用该新标准。
本版第6章海洋底质调查相关内容有多处变动:
---6.1.3.2b)柱状取样长度要求由原规定的深海不得少于50cm,浅海不得少于100cm 均改为不应少于150cm,增订采样器配重为300kg~600kg;
---6.3.2.3沉积物粒度分析方法改原采用库尔特仪为激光粒度分析仪;
---6.3.3.2沉积物粒度分类及命名增订深海沉积物三角图分类法;
---6.3.3.3中表4分选程度等级由原七等归并为五等;
---6.5沉积物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新增订贯入强度试验和富钴结壳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
---6.7沉积物化学测定中,改6.7.8有机碳测定、6.7.10全氮测定、6.7.11碳酸盐测定的测定方法均为元素分析仪分析。第7章标题用海底浅层结构探测代替原版本标题海底浅层结构和表层沉积物声波探测,7.1和7.2分别用拖曳式浅地层剖面探测和船载式浅地层剖面探测代替原版本地层剖面探测和海底多频探测,并删去多金属结核覆盖率和丰度计算内容;第9章中,由空间重力异常一词替代原自由空间重力异常一词;9.4.1.1海洋重力测量原始记录验收等级标准的d款一条测线上连续缺失记录小于测线长的10%,累计缺失小于测线长的20%,不合格测线小于测线总数的10%,修改为一条测线上连续缺失记录小于测线长的5%,累计缺失小于测线长的10%,不合格测线小于测线总数的5%。
原版第10章第6条海洋底质古地磁测量调为6.9底质古地磁测量。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 和附录H 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归口。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负责起草(修订),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参加起草(修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家彪、柯长志、康寿岭、于晓果、王小波、张富元、宋连清、华祖根、陈建芳、钱江初、钱翼鹏、吕文正、李全兴、谭帆、徐家声和丛友滋等。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3909-1992。

标准目录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一般规定2
4.1 技术设计2
4.2 调查的基本方法2
4.3 调查的基本要求2
4.4 调查的准确度2
4.5 调查资料整理的基本要求2
4.6 调查成果3
4.7 资料归档4
5 海底地形地貌调查4
6 海洋底质调查4
6.1 海洋底质采样4
6.2 底质样品的现场描述与处理5
6.3 沉积物粒度分析7
6.4 底质矿物鉴定9
6.5 沉积物物理力学性质测试12
6.6 沉积物古生物鉴定20
6.7 沉积物化学测定22
6.8 底质放射性测年29
6.9 底质古地磁测量31
6.10 调查成果33
7 海底浅层结构探测34
7.1 拖曳式浅地层剖面探测34
7.2 船载式浅地层剖面探测35
7.3 海底浅层结构探测成果36
8 海底热流测量37
8.1 技术指标37
8.2 仪器设备37
8.3 海上测量38
8.4 资料整理40
8.5 热流资料地质解释42
9 海洋重力测量42
9.1 技术指标42
9.2 测量仪器43
9.3 海上测量43
9.4 资料整理44
9.5 测量成果47
10 海洋地磁测量48
10.1 技术要求48
10.2 测量仪器49
10.3 海上测量49
10.4 资料整理51
10.5 测量成果52
11 海洋地震调查53
11.1 技术指标53
11.2 调查仪器53
11.3 海上测量55
11.4 资料整理56
11.5 调查成果5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等比制(φ 值标准)粒级分类表60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φ 值毫米换算表61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沉析(吸管)法采样深度和沉降时间表70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沉积物粒度三角分类图71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抗压强度有关参数计算72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地磁正常场计算公式及其参数: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 74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剩余磁性参量基本计算公式76
附录H (规范性附录) 磁化率测量及计算方法77
图D.1 沉积物粒度三角图分类71
图D.2 深海沉积物等三角图解分类71
图H.1 立方体样品各方向测量示意图77
图H.2 15个测量方向的旋转测量示意图77
表1 调查项目的主要技术要求3
表2 粒度分析取样质量估算表7
表3 粒度分析允许误差范围8
表4 分选程度等级表9
表5 沉积物化学测定允许误差范围22
表6 标准系列25
表7 底质调查中常用的放射性测年方法及测年范围29
表8 系统退磁磁性参量记录表32
表9 磁性参量记录表33
表10 磁性组构特征参量记录表33
表11 海底地温梯度测量原始记录表39
表12 热导率测量数据表40
表13 近海海洋地磁测量误差分配表48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