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机械安全 与人体部位接近速度相关的安全防护装置的定位 现行

Safety of machinery ― Positioning of safeguards with respect to the approach speeds of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标准号:GB/T 19876-2012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9876-2012
发布时间:2012-11-05
实施时间:2013-03-01
首发日期:2005-08-31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李政德、朱平、居荣华、富锐、刘霞、李波、宋小宁、李勤、宁燕、刘治永、倪超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ICS分类:机械安全
提出单位: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测检测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光机电仪工程研究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归口单位: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与人体部位接近速度相关的安全防护装置的定位。本标准规定了基于人体部位接近速度数值的参数,并提供了从探测区或安全防护装置的致动装置到危险区的最小距离的确定方法。本标准中的接近速度数值(步行速度和上肢运动)已通过计时测试或实际经验验证。本标准给出了典型接近时计算最小距离的指南。本标准未考虑其他形式的接近,例如跑、跳或跌落。注1:其他形式的接近可导致接近速度高于或低于本标准中规定的值。本标准考虑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a) 电敏保护设备[见IEC61496(所有部分)],包括:———光幕和光栅(AOPDs);———激光扫描器(AOPDDRs)和二维视觉系统;b) 压敏保护装置(见GB/T17454.1、GB/T17454.2、GB/T17454.3),尤其是压敏垫;c) 双手操纵装置(见GB/T19671);d) 不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装置(见GB/T18831)。本标准规定了从探测区、探测面、探测线、探测点或联锁防护装置进入点至机器运动部件造成危险(如挤压、剪切、卷入)的危险区的距离。本标准适用于GB/T15706定义的机械。本标准不适用于防护因飞射的固体或流体材料、排放、辐射或电力所引起危险造成的风险。注2:确定公式中侵入距离“C”值时,采用了14岁及以上人群的第5至第95百分位数间的人体测量数据。注3:本标准中的数据基于工业经验;如果将本标准用于非工业目的,则设计者有责任考虑到这一点。注4:本标准没有采用专门针对儿童的数据。在可获得儿童接近速度的具体数据之前,设计者在计算安全距离时有责任考虑到儿童可能更快或者儿童可能进入危险区之后才被探测到。本标准不适用于不使用工具就能被移到比所计算的最小距离更靠近危险区的安全防护装置(如悬挂式双手操纵装置)。根据本标准所得出的最小距离不适用于在已由防护装置或电敏保护设备提供保护的区域中探测是否有人存在的安全防护装置。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9876—2005《机械安全 与人体部位接近速度相关的防护装置的定位》,与GB/T19876—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标准的名称修改为《机械安全 与人体部位接近速度相关的安全防护装置的定位》;
———修改了标准的范围(见第1章,2005版的第1章);
———增加了术语“间接接近”、“绕过探测区”、“危险机器功能终止”、“探测区”、“最小距离”、“侵入距离”(见3.1.5~3.1.10);
———增加了符号和缩略语(见3.2);
———修改了方法流程图(见图1,2005版的图2);
———增加了采用带控制功能的有源光电保护装置的机器运行的循环再启动的要求(见6.2.3.2);
———删除了双位置设施(2005版的6.4);
———增加了防止绕开电敏保护设备进入危险区的要求(见6.5);
———增加了间接接近———从探测区至危险区的路径被障碍物阻挡的要求(见6.6);
———修改了地面设置的停机装置最小距离计算方法(见第7章,2005版的第7章);
———增加了不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装置最小距离计算方法(见第9章);
———删除了2005版中的资料性附录B;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B、资料性附录C、资料性附录D和资料性附录E。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3855:2010《机械安全 与人体部位接近速度相关的安全防护装的定位》(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13855:2010。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用GB/T15706—2012代替国际标准中的GB/T15706.1、GB/T15706.2或GB/T16856.1。
———按照GB/T1.1—2009的要求修改了范围中条款的表述,增加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19436.1—2004 机械电气安全 电敏保护设备 第1 部分:一般要求和试验
(IEC61496-1:1997,IDT)
本标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测检测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光机电仪工程研究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政德、朱平、居荣华、富锐、刘霞、李波、宋小宁、李勤、宁燕、刘治永、倪超。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9876—2005。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2
3.1 术语和定义 2
3.2 符号和缩略语 3
4 方法 4
5 全系统停机性能和最小距离计算的通用公式 6
5.1 全系统停机性能 6
5.2 最小距离 6
6 采用有源光电保护系统的电敏保护设备的最小距离计算 7
6.1 概述 7
6.2 探测区垂直于接近方向 7
6.3 探测区平行于接近方向 10
6.4 探测区与接近方向成一定角度 11
6.5 防止绕开电敏保护设备探测区进入危险区 13
6.6 间接接近---从探测区至危险区的路径被障碍物阻挡 15
7 压敏垫或压敏地板位置的计算方法 17
7.1 概述 17
7.2 台阶安装 17
8 双手操纵装置 17
9 不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装置 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计算示例 19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危险机器功能的终止 26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考虑间接接近的示例 27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全系统停机性能的测量与计算 29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光束数量及其高出基准面的高度 31
参考文献 32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