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 第3部分:用物性值进行计算

Natural gas—Calculation of compression factor—Part 3:Calculation using physical properties
标准号:GB/T 17747.3-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7747.3-2011
发布时间:2011-12-05
实施时间:2012-05-01
首发日期:1999-05-17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罗勤、许文晓、周方勤、黄黎明、常宏岗、陈赓良、李万俊、曾文平、富朝英、陈荣松、丘逢春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天然气
ICS分类:天然气
起草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4)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4)
标准简介
GB/T17747的本部分规定了天然气、含人工掺合物的天然气和其他类似混合物仅以气体状态存在时的压缩因子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是用已知的高位发热量、相对密度和CO2 含量及相应的压力和温度计算气体的压缩因子。如果存在H2,也需知道其含量,在含人工掺合物的气体中常有这种情况。
标准摘要
GB/T17747《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标准包括以下3个部分: ———第1部分:导论和指南; ———第2部分:用摩尔组成进行计算; ———第3部分:用物性值进行计算。 本部分是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7747.3—1999《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 第3部分:用物性值进行计算》。 本部分与GB/T17747.3—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4.4.1中“天然气中其他组分的摩尔分数不作为输入数据。但是,他们必须在下列范围之内”之后增加“(同系列连续链烷烃摩尔分数之比一般为3∶1,见附录E)”; ———4.5.2中将“超出4.5.1给出气质范围的气体压缩因子计算的预期不确定度见附录E”改为“超出4.5.1给出气质范围的气体压缩因子计算的预期不确定度见附录F”; ———去掉正文中不确定度数值前的“±”号; ———增加附录E“管输气规范”; ———修改了图中的符号和图注。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12213-3:2006《天然气 压缩因子的计算 第3部分:用物性值进行计算》。 本部分与ISO12213-3:2006的主要差异是: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修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ISO标准替换为我国对应内容的国家标准,其余章节对应内容也作相应修改; ———在4.4.1和4.4.2增加了将高位发热量和相对密度换算为我国天然气标准参比条件下相应值的注; ———删除正文中不确定度数值前的“±”号; ———删除了第5章的内容; ———删除了附录B中的其他执行程序; ———将B.1.1中输入变量压力和温度的单位由bar和℃改为MPa和K; ———表D.1中增加中国的发热量测定采用的参比条件; ———将D.2中压力和温度单位bar和℃改为MPa和K,表D.2中的换算公式也做相应修改,并在表D.2中增加我国标准参比条件下的换算公式; ———删除了附录G和参考文献。 本部分由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罗勤、许文晓、周方勤、黄黎明、常宏岗、陈赓良、李万俊、曾文平、富朝英、陈荣松、丘逢春。 |
标准目录
前言 Ⅰ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计算方法 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符号和单位 6 附录B(规范性附录) SGERG-88计算方法描述 9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计算示例 17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换算因子 18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管输气规范 21 附录F(资料性附录) 更宽范围的应用效果 24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