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348-2009
发布时间:2009-03-05
实施时间:2009-09-01
首发日期:1978-01-25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宋量、陈永成、俞旭如、张寅、叶天汉、裴兵、宋贤发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铸造
ICS分类:铁
提出单位: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沈阳铸造研究所、佛山市顺德区中天创展球铁有限公司、安徽省机械科学研究所等
归口单位: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球墨铸铁件的术语和定义、牌号、技术要求、取样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铸件的其他检验方法、铸件的标志、包装、防锈和贮运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砂型或导热性与砂型相当的铸型中铸造的普通和低合金球墨铸铁件。对于特种铸造方法生产的球墨铸铁件,可参照使用。
标准摘要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1083:2004《球墨铸铁 分类》。 本标准和ISO1083:2004相比,在主要技术内容上存在如下差异: ---在结构上作了较大的编辑性修改,删除了ISO1083:2004中重复性的表注和部分技术要求。 ---增加了铸件外观质量要求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取样批次的划分和检验规则、铸件的其他检验项目、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及铸件防锈、包装和储运要求。这些铸造生产、检验所必需而ISO1083:2004 所欠缺的内容,在本标准中给予以补充,提高了标准的适用性。 ---增加了7.5~7.10。 ---增加了8.6。 ---增加了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的全部内容。 本标准亦参照了美国ASTM A536-2004《球墨铸铁件标准规范》和日本JISG5502-2000《球墨铸铁件》等国外先进标准的相关条款。 本标准代替GB/T1348-1988《球墨铸铁件》,与GB/T1348-1988相比,主要技术内容修订如下: ---增加了球墨铸铁牌号; ---增加了球墨铸铁的低温冲击性能指标; ---增加了附铸试块和试样规格; ---增加了取样批次的规定; ---增加了附录A 球墨铸铁QT50010的技术规范; ---增加了附录B不同标距下伸长率的差别规范; ---增加附录D 球墨铸铁韧性的资料性附录; ---增加了附录E 铸件本体的屈服强度值; ---增加了附录F球墨铸铁球化率的资料性附录; ---增加了附录G 球墨铸铁的硬度和抗拉强度的关系图; ---增加了球墨铸铁物理性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沈阳铸造研究所,佛山市顺德区中天创展球铁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无锡一汽铸造有限公司,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神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日月集团公司,安徽省机械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量、陈永成、俞旭如、张寅、叶天汉、裴兵、宋贤发。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348-1978、GB/T1348-1988。 |
标准目录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球墨铸铁牌号2 5 订单信息2 6 生产方法和化学成分2 7 技术要求2 8 取样6 9 试验方法11 10 复验11 11 铸件的其他检验12 12 标志和质量证明书12 13 防锈、包装和储存1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球墨铸铁QT50010 14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犔0=5犱和犔0=4犱时测得的伸长率的差别16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按硬度分类17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韧性19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从铸件本体上切取试样的屈服强度指导值21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球化率(或球状石墨比率) 22 附录G (资料性附录) 球墨铸铁的力学及物理性能23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