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焊接设备电磁场对操作人员影响程度的评价准则 现行

The standardiz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welder exposure to electromagnetic field of welding equipment

标准号:GB/T 25312-2010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5312-2010
发布时间:2010-11-10
实施时间:2011-05-01
首发日期:2010-11-10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宋永伦、陈颉、邱光、肖介光、尹显华、潘磊、杨庆轩、萧波、支楠、张军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焊接与切割设备
ICS分类:焊接设备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熊谷电器工业有限公司、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司、深圳市佳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电气检验所
归口单位: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70)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70)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焊接设备及其辅助装置在正常焊接条件下产生的电磁场对现场操作人员影响的评估。本 标准适用于焊接设备及其辅助装置。本标准不涉及对焊接设备产品电磁兼容性的评定。

标准摘要

本标准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限制时变电场、磁场和电磁场(300GHz及以下)曝露的导则,1998》、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国际电磁安全委员会(IEEE/ICES)《关于人体曝露到0~3kHz电磁场安全水平(IEEEC95.6-2002)》以及国内现行的相关标准,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在焊接环境下操作人员电磁场曝露限值的检测与评估的实施方法。
本标准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熊谷电器工业有限公司、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司、深圳市佳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电气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永伦、陈颉、邱光、肖介光、尹显华、潘磊、杨庆轩、萧波、支楠、张军。

标准目录

前言 Ⅰ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曝露限值 2
3.1 曝露限值 2
3.2 基本限值 3
3.3 电场下的曝露 3
3.4 综合评估方法 3
4 试验与评估程序 3
4.1 焊接环境电磁场测量 3
4.2 电磁辐射现场监测的质量保证 4
4.3 测试设备 4
4.4 焊接电磁曝露评估方案 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关于焊接作业人员电磁曝露的限定值及评估限值 6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关于焊接电磁场防护的一般信息 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人体内感应的电流密度和内部电场的计算方法---处于磁场中的人体的
二维模型 10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