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erification of static uniaxial testing machines - Part 1:Tension/compression testing machines - Verification and calibration of the force-measuring system
标准号:GB/T 16825.1-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6825.1-2008
发布时间:2008-06-20
实施时间:2009-01-01
首发日期:1997-05-29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郭永祥、戚翠荣、张小康、贾莉蓓、雷庆安、邵春平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金属材料试验机
ICS分类:
19.060;77.040.10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威海市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华龙测试仪器有限公司、浙江竞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深圳新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长春中联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2)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测程为15km以内的光电测距仪(包括全站仪)进行中、短程距离测量的等级和精度要求、技术方法、工作流程和距离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等测量作业中的中、短程光电测距。
标准摘要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GB/T16825《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分为二个部分: ---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 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 ---第2部分:拉力蠕变试验机 施加力的检验。 本部分为GB/T16825的第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7500-1:2004《金属材料 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 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 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英文第三版)。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修改了名称; ---删除ISO75001:2004的前言; ---增加了国家标准的前言; ---直接引用与规范性引用文件相对应的我国国家标准; ---增加了在正文中提及附录B、附录C 和附录D 的内容。 本部分代替GB/T16825.1-2002《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 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 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 本部分与GB/T16825.1-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测力仪一词改为标准测力仪(2002年版的第2章;本版的第2章); ---将量程一词改为测力范围(2002年版的第6章;本版的第6章); ---修改了示值进回程相对误差的计算公式[2002年版的公式(8);本版的公式(8)]; ---修改了辅助装置应满足的要求[2002年版的公式(6)、公式(7);本版的公式(6)、公式(7)]; ---修改了两台标准测力仪测量同一力值点的一致性要求(2002年版的6.5.3;本版的6.5.3); ---增加了附录D(资料性附录)测力系统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本版的附录D)。 本部分的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 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长春试验机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威海市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华龙测试仪器有限公司、浙江竞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新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长春中联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永祥、戚翠荣、张小康、贾莉蓓、雷庆安、邵春平。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6825-1997;GB/T16825.1-2002。 |
标准目录
前言Ⅰ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符号及其含义1 5 试验机的一般检查1 6 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校准2 6.1 总则2 6.2 分辨力的判定3 6.3 力指示装置相对分辨力的判定3 6.4 校准程序3 6.5 力指示装置的评定5 7 试验机测力范围的分级6 8 检验报告6 8.1 一般规定6 8.2 一般信息6 8.3 检验结果6 9 检验周期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试验机的一般检查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压力试验机压板的检查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试验机的另一分级方法10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测力系统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11 参考文献14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