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柴油机燃油滤清器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of fuel filter for automotive 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s
标准号:GB/T 5923-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5923-2010
发布时间:2011-01-10
实施时间:2011-05-01
首发日期:1986-03-05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王志伟、李建国、罗宏伟、林安澜、彭晓刚、姚东斌、李永华、施旭文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进排气与燃油供给系统
ICS分类:燃油系统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辆排放与节能试验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蚌埠金威滤清器有限公司、成都市泽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佳斌实业有限公司、淄博永华滤清器制造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4)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4)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柴油机燃油滤清器(简称滤清器)的性能试验方法,从而使滤清器的试验室性能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本标准适用于额定体积流量(或标称体积流量)在200L/h以下的汽车柴油机燃油滤清器。对额定体积流量大于200L/h的滤清器可参照使用。
标准摘要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4020:2001《道路车辆 柴油机用燃油滤清器试验方法》(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ISO4020:2001《道路车辆 柴油机用燃油滤清器试验方法》(英文版)重新起草。 本标准与ISO4020:2001的主要区别如下: ———本标准的试验油均采用国内能生产的油品或可用国内生产的油品调制的油品代替ISO4020标准规定的油品,能满足试验对油品黏度的要求、容易采购、降低试验成本; ———本标准删除ISO4020中ISO3016:1994石油产品 确定凝固点、ISO3104:1994石油产品透明和浑浊液体 确定运动黏度及计算动力黏度等5个有关油品检验的标准,用国内生产的油品和检验方法代替; ———本标准删除了纳米级碳黑作为瞬时过滤效率和寿命试验的杂质,删除了采用纳米级碳黑进行试验的各章节的内容,也删除“有机杂质(纳米级碳黑)”和“无机杂质”两个术语,符合柴油机用燃油滤清器的实际使用状况,可操作性好; ———本标准删除了ISO4020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修改了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并联主油泵时的加水系统,使加水计量精确; ———本标准修改了液压脉冲疲劳试验的波形图,更为合理,可操作性好;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本标准代替GB/T5923—1986《汽车柴油机燃油滤清器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5923—1986的主要区别如下: ———本标准去除了碳黑并增加了ISO12103-M1作为瞬时过滤效率和寿命试验的试验杂质之一; ———本标准修改了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并联主油泵时的加水系统; ———本标准修改了滤芯制作完整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修改了液压脉冲疲劳试验的波形图; ———本标准规定了振动疲劳试验的参数。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辆排放与节能试验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蚌埠金威滤清器有限公司、成都市泽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佳斌实业有限公司、淄博永华滤清器制造有限公司。 本 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伟、李建国、罗宏伟、林安澜、彭晓刚、姚东斌、李永华、施旭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5923—1986。 |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流量 2 5 试验材料 2 6 试验方法 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试验灰尘 13 附录B(规范性附录) 试验设备(装置)及仪器、仪表、器具 15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试验油样中不可燃粒子质量的分析方法 26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瞬时过滤效率、压差和阻塞时间的关系 28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水分离效率试验补充说明 29 附录F(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4020:2001章条编号对照 30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