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rasion-resistant white iron castings
标准号:GB/T 8263-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8263-2010
发布时间:2010-12-23
实施时间:2011-06-01
首发日期:1987-10-15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李卫、朴东学、郑开宏、陈长顺、李家宝、孙爱民、赵金斌、康彦晨、李成虎、王东善、宋量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铸造
ICS分类:钢铁铸件
提出单位: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
起草单位:暨南大学、沈阳铸造研究所、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无锡东方抗磨工程有限公司、马鞍山市双鑫耐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4)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4)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镍铬合金抗磨白口铸铁件和铬合金抗磨白口铸铁件的术语和定义、牌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贮存、包装和运输等。本标准适用于冶金、建材、电力、建筑、船舶、煤炭、化工和机械等行业的抗磨损零部件。
标准摘要
本标准修改采用ASTM A532/A532M-93a(2008)《抗磨铸铁标准规范》。 本标准与ASTM A532/A532M-93a(2008)相比,主要的技术性差异如下: ———增加了抗磨白口铸铁件定义; ———牌号表示方法不同; ———采用除Ⅰ级C型Ni-Cr-GB牌号外的全部牌号,增加了BTMCr2、BTMCr8和BTMCr12-DT 三个牌号; ———增加了对铸件外观质量的规定; ———增加了取样检验规则; ———增加了标志、贮存、包装、运输要求。 本标准代替GB/T8263—1999《抗磨白口铸铁件》。 本标准与GB/T8263—1999相比,主要技术内容修订如下: ———修改了抗磨白口铸铁的代号; ———增加了BTMCr12-DT牌号; ———修改了原BTMCr12牌号表示方法; ———调整了化学成分范围; ———各牌号允许加入微量V、Ti、Nb、B和RE等元素; ———提高了含铬量较高的BTMCr12-GT和BTMCr26的表面硬度; ———增加了铸件断面深度40%处的硬度要求; ———减小了抗磨白口铸铁件尺寸公差和重量公差; ———修改了热处理规范; ———修改了金相组织组成; ———删除了抗磨白口铸铁件的使用特性。 本标准的附录A 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暨南大学、沈阳铸造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无锡东方抗磨工程有限公司、马鞍山市双鑫耐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马鞍山市海天重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宁国市东方碾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河北金磊耐磨钢球有限公司、安徽省宁国耐磨配件总厂、徐州卡勒米特抗磨工程研究所、安徽省机械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卫、朴东学、郑开宏、陈长顺、李家宝、孙爱民、赵金斌、康彦晨、李成虎、王东善、宋量。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8263—1987、GB/T8263—1999。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