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动工业车辆 制动器性能和零件强度

Powered industrial trucks—Brake performance and component strength
标准号:GB/T 18849-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8849-2011
发布时间:2011-12-30
实施时间:2012-06-01
首发日期:2002-10-11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赵春晖、王墨洋、陈伟强、刘杰、李蔚苹、李文锋、赵彬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仓储设备、装卸机械
ICS分类:工业车辆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工业车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32)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工业车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32)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安装在ISO5053中定义的下述工业车辆上的制动系统的性能、试验方法、操纵系统、操纵力和零件强度:———各种起重量/载重量的机动工业车辆;———额定牵引力不大于20000N 的工业牵引车;———载运车;———搬运集装箱的机动工业车辆。本标准不适用于电源断电和其他任何辅助电源断电的情况,也不适用于紧急情况(如:开启紧急开关或控制系统关闭)的制动。本标准适用于本标准发布后制造的工业车辆。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8849—2002《机动工业车辆 制动器性能和零件强度》。本标准与GB/T18849—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增加了“制动初速”等15个定义(见第3章); ———删除了“制动能力”的定义及相关表示方法(见2002版的2.1); ———删除了“表1 行车制动性能”(见2002版的表1); ———将“通过踩下踏板实施制动的制动器最大操纵力,由600N 修改为450N”(见4.6.1,2002版的5.1); ———将“通过松开踏板实施制动的制动器最大操纵力,由300N 修改为200N”(见4.6.2,2002版的5.2); ———将“通过操纵手柄实施制动的停车制动器最大操纵力,由500N 修改成300N”(见4.6.3,2002版的5.4); ———将“通过操纵手柄实施停车制动的车辆,其制动系统应能承受的操纵力,由1000N修改为600N(见4.7.3,2002版的6.4); ———删除了“靠手柄控制实现制动的行车制动器的最大操纵力和零件承受的最小操纵力的要求(见2002版的5.3、6.3); ———删除了“靠转向操纵杆实现制动的停车制动器的最大操纵力”的要求(见2002版的5.6); ———增加了“行车制动性能中制动距离”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见5.2、6.2.1); ———增加了“热衰减试验”(见6.4); ———增加了“表2 考虑速度v(km/h)的制动距离s 0(m)及表3 考虑速度v(km/h)和质量m(kg) 的满载车辆的制动力F(N)”,其中对A1和A2的划分,除按额定起重量/载重量外,还考虑满载质量(见表2、表3); ———增加了附录和参考文献(见附录A、参考文献)。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6292:2008《机动工业车辆和牵引车 制动器性能和零件强度》(英文版)。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6104—2005 机动工业车辆 术语(ISO5053:1987,IDT); ———GB10827—1999 机动工业车辆 安全规范(eqvISO3691:1980)。 本标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按GB/T6104—2005《机动工业车辆 术语》的规定,“机动工业车辆”的概念已涵盖了“牵引车”,故将标准名称改为《机动工业车辆 制动器性能和零件强度》。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车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春晖、王墨洋、陈伟强、刘杰、李蔚苹、李文锋、赵彬。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849—2002。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