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无损检测仪器 相控阵超声检测系统的性能与检验 现行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s - Characteriz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phased array ultrasonic examination systems

标准号:GB/T 29302-2012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9302-2012
发布时间:2012-12-31
实施时间:2013-06-01
首发日期:2012-12-31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陈智发、郭振祥、朱平、王子成、徐波、陈伟、富阳、潘振新、林俊明、常静川、吴锦湖、陈和坤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
ICS分类:无损检测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南通友联数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仪表研究所、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超声仪器分公司、广东省中山市特种设备检验所、常州超声电子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1.1 本标准规定了相控阵超声检测仪和系统性能特点的评价方法。1.2 评价这些性能的目的在于比较相控阵超声检测仪和系统,或者通过定期的性能评价,检测特定相控阵超声检测仪或系统性能长期的变化,评价这些变化,可能发现相控阵超声检测仪和系统的潜在故障,并且这些变化一旦超过某些界限,就需要纠正维修。本标准根据在超声检测中所起相关作用的大小着重提出了需要测量的项目。而其他电子特性方面的性能与非相控阵装置相似,可按照ASTME1065《超声探头特性评定指南》或ASTM E1324《超声检测仪器部分电子特性测量指南》中的描述测量。1.3 本标准可用于评价采用脉冲波列和A 型扫描显示(射频或视频)的超声检测系统。1.4 本标准可用于评价完整的检测系统,包括探头、相控阵超声检测仪、联接器、扫查装置、连接的报警器和辅助设备,主要是评价使用该系统在不改变或置换的情况下重复试验的性能。本标准不适于替代相控阵超声检测仪或系统为检查某一特定材料而进行的校准或标准化程序。1.5 本标准没有设定测试系统性能的要求。如需这样的验收标准,需由使用方指定。文中如有涉及验收标准,仅做举例用途,并始终受到客户和终端用户控制文件所要求的严格限制。1.6 需评估的具体参数、测试的条件和频率以及要求报告的数据,都由用户决定。1.7 除需评估的相控阵超声检测仪或系统外,所需器材还包括测试试块和位置编码器。1.8 本标准也包括与程序适用性和结果解释相关的注意事项。1.9 只有经过客户同意,才可以使用替代程序,例如本文件所描述的例子。1.10 本标准的主旨并不是要解决所有与使用相关的安全问题。本标准使用者的责任是建立合适的安全和健康的操作规范,在使用之前确定适用性的限制条件。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美国标准ASTM E2491-06《相控阵超声检测仪和系统性能特点评价》。
本标准与ASTM E2491-06相比做了下列技术性修改:
———表G.1“线性校正报告表”中对应“幅度控制线性”中的第1列第7行的数据原为40,与G4.7的测试描述“调节信号至100%幅度”不一致,本标准按G4.7的测试描述修改为100。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标准名称修改为“无损检测仪器 相控阵超声检测系统的性能与检验”;
———删除了ASTM E2491-06前言,并重新编写了前言;
———用“本标准”一词代替了“本指南”;
———修改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引导语;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12604.1—2005《无损检测 术语 超声检测》,删除了ASTM E1316《无损检测术语》;
———删除第七章关键词特征、焦点、相控阵、相控阵探头、声束轮廓、超声。
———将规范性附录的编号由A1至A7修改为A 至G。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SAC/TC122)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南通友联数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仪表研究所、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超声仪器分公司、广东省中山市特种设备检验所、常州超声电子有限公司、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智发、郭振祥、朱平、王子成、徐波、陈伟、富阳、潘振新、林俊明、常静川、吴锦湖、陈和坤。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概述 2
5 意义和用途 3
6 试验方法 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相控阵声束轮廓的测试 4
附录B(规范性附录) 相控阵声束偏转范围的测试 7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相控阵阵元有效性的测试 10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相控阵聚焦能力评价 12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相控阵参数和数据显示的计算机控制评价 13
附录F(规范性附录) 相控阵楔块衰减和延迟补偿评价 14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相控阵超声检测仪线性评价 17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