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king—Secure cryptographic devices (retail)—Part 1:Concepts,requirement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标准号:GB/T 21079.1-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1079.1-2011
发布时间:2011-12-30
实施时间:2012-02-01
首发日期:2007-09-05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王平娃、陆书春、李曙光、杨倩、赵志兰等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金融、保险
ICS分类:信息技术在银行中的应用
提出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起草单位: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联金卡科技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0)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0)
标准简介
GB/T21079的本部分以ISO9564、ISO16609和ISO11568中定义的密码方法为基础,规定了对安全密码设备的要求。本部分有以下两个主要目的:a) 规定SCD的操作性要求和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管理要求;b) 对上述要求的符合性检查方法进行标准化。
标准摘要
GB/T21079《银行业务 安全加密设备(零售)》由以下两部分构成: ———第1部分:概念、要求和评估方法; ———第2部分:金融交易中设备安全符合性检测清单。 本部分为GB/T21079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21079.1—2007《银行业务 安全加密设备(零售)第1部分:概念、要求和评估方法》,本部分与GB/T21079.1—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SCD的物理安全要求中增加:物理安全设备及采用“每笔交易一个密钥”管理方式设备的描述(本版的6.2.5和6.2.6); ———在SCD的逻辑安全要求中增加:双重控制、每台设备采用惟一密钥要求(本版的6.3.1和6.3.2); ———为保证和本标准第2部分:金融交易中设备安全符合性检测清单(已做为GB/T20547.2—2006发布)的统一,将本部分评估方法中的“半正式评估”统一为“准正式评估”; ———对标准的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去除了原标准中部分章节的悬置段(2007版的4、4.1、4.2、5.3、6、6.2、6.3、7、7.1、7.3、7.4;本版的5.1、5.2.1、5.3.1、7.1、7.3.1、7.4.1、8.1.1、8.3.1、8.4.1)。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3491-1:2007《银行业务 安全加密设备(零售)第1部分:概念、要求和评估方法》。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述编辑性修改: ———删除ISO 前言。 与本部分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标准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标准如下: GB/T20547.2 银行业务 安全加密设备(零售) 第2部分:金融交易中设备安全符合性检测清单(GB/T20547.2—2006,ISO13491-2:2005,MOD) 本部分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0)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联金卡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平娃、陆书春、李曙光、杨倩、赵志兰、田洁、仲志晖、刘志刚、邵冠军、李延、杨宝辉、贾静、李孟琰、贾树辉、刘运、景芸。 本部分于2007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缩略语 4 5 安全密码设备(SCD) 4 5.1 概述 4 5.2 攻击场景 4 5.3 防御措施 5 6 设备安全特性要求 6 6.1 概述 6 6.2 SCD的物理安全要求 7 6.3 SCD的逻辑安全要求 9 7 设备管理要求 10 7.1 概述 10 7.2 生命周期阶段 10 7.3 生命周期阶段的保护要求 11 7.4 生命周期阶段的保护方法 12 7.5 责任 14 7.6 设备管理的审计和控制原则 14 8 评估方法 15 8.1 概述 15 8.2 风险评估 16 8.3 非正式评估方法 17 8.4 准正式评估方法 19 8.5 正式评估方法 2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有关系统安全级别的概念 21 参考文献 24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