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wer cables with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insulation and their accessories for rated voltage of 110 kV(Um=126 kV)—Part 1:Test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
标准号:GB/T 11017.1-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1017.1-2014
发布时间:2014-07-24
实施时间:2015-01-22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徐晓峰、阎孟昆、范玉军、邓声华、朱爱荣、韩长武、叶信红、李斌、范德发、汪传斌、房权生、孙建生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电缆及其附件
ICS分类:电缆
提出单位:电器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GB/T11017的本部分规定了额定电压110kV(Um =126kV)固定安装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系统、电缆本体及其附件本体的试验方法和要求。本部分适用于通常安装和运行条件下使用的单芯电缆及其附件,但不适用于特殊条件下使用的电缆及其附件,如海底电缆。对这些特殊用途的电缆及附件可能需要修改本部分的试验或可能需要设定一些特殊的试验条件。本部分不包含连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和纸绝缘电缆的过渡接头。
标准摘要
GB/T11017《额定电压110kV(Um =12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 ———第2部分:电缆; ———第3部分:电缆附件。 本部分为 GB/T11017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 GB/T11017.1—2002《额定电压11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与 GB/T11017.1—2002相比,本部分的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额定电压110kV(Um =12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 ———增加了IEC60840:2011的引言(见引言); ———增加了电缆系统的定义(见3.3); ———增加了标称电场强度的定义(见3.4); ———增加了预制件主绝缘的例行试验(见第9章); ———修改了非金属外护套的电气试验(见9.4,2002年版的9.4); ———增加了金属屏蔽电阻测量的要求(见10.5); ———绝缘偏心度由0.12修改为0.10(见10.6.2,2002年版的10.6.2); ———增加了皱纹金属套上外护套厚度的测量方法(见10.6.3); ———修改了对电缆局部放电试验的判定准则(见9.2、11.3.5和12.4.4,2002年版的9.2、11.3.5和12.4); ———增加了附件的抽样试验(见第11章); ———增加了电缆系统的型式试验(见第12章); ———增加了电缆系统的预鉴定试验(见第13章); ———修改了电缆型式试验的认可规则(见第14章,2002年版的第11章); ———修改了附件型式试验的认可规则(见第15章,2002年版的第12章); ———修改了安装后绝缘交流电压试验(见16.3,2002年版的13.1.1); ———删除了安装后对电缆线路进行的主绝缘直流电压试验(见2002年版的13.1.2); ———增加了导体温度的测定方法(见附录 A); ———增加了具有与外护套粘结的纵包金属带或纵包金属箔的电缆组件的试验(见附录 F)。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0840:2011《额定电压大于30kV(Um =36kV)至150kV(Um =170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试验方法和要求》第4版。 本部分与IEC60840:2011相比结构上有部分调整,附录Ⅰ列出了本部分与IEC60840:2011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部分与IEC60840:2011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附录J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岭南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塑力线缆集团有限公司、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晓峰、阎孟昆、范玉军、邓声华、朱爱荣、韩长武、叶信红、李斌、范德发、汪传斌、房权生、孙建生。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1017—1989、GB/T11017.1—2002。 |
标准目录
前言 Ⅴ 引言 Ⅶ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3.1 尺寸值(厚度、截面积等)定义 2 3.2 有关试验的定义 2 3.3 其他定义 3 4 电压标示和材料 3 4.1 额定电压 3 4.2 电缆的绝缘材料 3 4.3 电缆的金属屏蔽/金属套 3 4.4 电缆的非金属护套材料 4 5 电缆阻水措施 4 6 电缆特性 4 7 附件特性 5 8 试验条件 5 8.1 环境温度 5 8.2 工频试验电压的频率和波形 6 8.3 雷电冲击试验电压的波形 6 8.4 试验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关系 6 8.5 电缆导体温度的测定 6 9 电缆和预制附件主绝缘的例行试验 6 9.1 概述 6 9.2 局部放电试验 7 9.3 电压试验 7 9.4 非金属护套的电气试验 7 10 电缆的抽样试验 7 10.1 概述 7 10.2 试验频度 7 10.3 复试 8 10.4 导体检验 8 10.5 导体电阻和金属屏蔽/金属套电阻测量 8 10.6 绝缘和非金属护套厚度测量 8 10.7 金属套厚度测量 9 10.8 直径测量 10 10.9 XLPE绝缘的热延伸试验 10 10.10 电容测量 10 10.11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 10 10.12 透水试验 10 10.13 与外护套粘结的纵包金属带或金属箔电缆的部件试验 10 11 附件的抽样试验 10 11.1 附件部件的试验 10 11.2 成品附件的试验 11 12 电缆系统的型式试验 11 12.1 概述 11 12.2 型式认可的范围 11 12.3 型式试验概要 12 12.4 成品电缆系统的电气型式试验 12 12.5 电缆组件和成品电缆的非电气型式试验 14 13 电缆系统的预鉴定试验 21 13.1 概述和预鉴定试验的认可范围 21 13.2 电缆系统的预鉴定试验 22 13.3 电缆系统的预鉴定扩展试验 24 14 电缆的型式试验 25 14.1 概述 25 14.2 型式认可的范围 26 14.3 型式试验概要 26 14.4 成品电缆的电气型式试验 26 15 附件的型式试验 27 15.1 概述 27 15.2 型式认可的范围 27 15.3 型式试验概要 27 15.4 附件的电气型式试验 27 16 安装后的电气试验 28 16.1 概述 28 16.2 非金属外护套直流电压试验 28 16.3 绝缘交流电压试验 28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电缆导体温度的测定 29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数值修约 33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电缆系统、电缆和附件的型式试验、预鉴定试验和预鉴定扩展试验一览表 34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半导电屏蔽电阻率测量方法 36 附录 E (规范性附录) 透水试验 38 附录 F (规范性附录) 具有与外护套粘结的纵包金属带或纵包金属箔的电缆组件的试验 40 附录 G (规范性附录) 接头的外保护层试验 43 附录 H (规范性附录) 微孔、杂质与半导电屏蔽层界面突起试验 45 附录I(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与IEC60840:2011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 47 附录J(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与IEC60840:201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48 参考文献 49 图1 预鉴定试验的试验布置示例 23 图2 一个采用设计为柔性和刚性二种安装方式的另外接头的系统的预鉴定扩展试验的布置 示例 24 图 A.1 参考回路和试验回路的典型布置图 30 图 A.2 参照回路导体上的温度传感器的布置示例 31 图 D.1 导体屏蔽和绝缘屏蔽的体积电阻率测量的试样制备 37 图 E.1 透水试验装置示意图 39 图 F.1 金属箔粘结强度 40 图 F.2 金属箔搭接部分示例 41 图 F.3 金属箔搭接部分的剥离强度试验 42 表1 电缆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混合料 3 表2 电缆非金属护套混合料 4 表3 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的tanδ 5 表4 试验电压 6 表5 电缆组件和成品电缆的非电气型式试验项目汇总 15 表6 电缆 XLPE绝缘混合料的机械性能试验要求(老化前后) 16 表7 电缆外护套混合料的机械性能试验要求(老化前后) 17 表8 电缆 PVC外护套料特殊性能试验要求 18 表9 电缆 XLPE绝缘混合料的特殊性能试验要求 20 表 C.1 电缆系统、电缆和附件的型式试验 34 表 C.2 导体屏蔽上计算的电场强度高于8.0kV/mm 或绝缘屏蔽上计算的电场强度高于 4.0kV/mm 的电缆系统的预鉴定试验 35 表 C.3 导体屏蔽上计算的电场强度高于8.0kV/mm 或绝缘屏蔽上计算的电场强度高于 4.0kV/mm 的电缆系统的预鉴定扩展试验 35 表 G.1 冲击电压试验 44 表I.1 本部分与IEC60840:2011的章条对照情况 47 表J.1 本部分与IEC60840:201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48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