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etane number of diesel fuel oil
标准号:GB/T 386-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86-2010
发布时间:2011-01-10
实施时间:2011-05-01
首发日期:1964-10-24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王利、徐锋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燃料油
ICS分类:
75.160.20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80/SC 1)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80/SC 1)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用十六烷值试验机测定柴油十六烷值的试验方法。本标准也可用于非常规燃料,如合成燃料、植物油及类似产品。十六烷值的范围为0~100,但典型的十六烷值测试范围为30~65。本标准适用于压燃式发动机燃料十六烷值的定量测定。样品在特定操作条件下,由一个标准的单缸、四冲程、可变压缩比、间接喷射柴油发动机进行测试。
标准摘要
本标准修改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 D613—08《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法》。 本标准根据ASTM D613—08重新起草。 为了适合我国国情,本标准在采用ASTM D613—08时进行了修改。本标准与ASTM D613—08的章条结构差异参见附录A。本标准与ASTM D613—08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本标准将ASTM D613—08的第5章意义与用途修改为引言,为了符合我国的标准编写要求; ———本标准的第2 章将引用标准修改为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本标准增加了GB/T265、GB/T 511、GB/T 1884、GB/T 2430、GB/T 6536、GB/T 6540、SH/T 0234、SH/T0236、SH/T0604、SH/T0724标准的引用;删除了ASTM D613—08中ASTM D975、ASTM D4175、ASTM E456、ASTM E542、ASTM E832标准的引用; ———本标准第4章对ASTM D613—08的第4章进行了修改。为确保测试精确度,增加了将试样包括在中间的两种标准燃料十六烷值之差范围的要求; ———本标准增加了7.3.3关于正标准燃料混合物十六烷值的计算依据,这有利于使用者计算方便; ———本标准增加了7.3.4关于正标准燃料质量保证的要求,为了保证测定的准确性; ———本标准9.1对ASTM D613—08中10.1发动机和仪表的安装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主要是删除了对发动机装配或大修后有关调试要求的表述。因为相关内容已表达清楚; ———本标准删除了ASTM D613—08中图3样品和标准燃料读数顺序。因已有相应的文字表述内容; ———本标准删除了ASTM D613—08中13.2和13.2.2有关十六烷值计算的描述。因为式(4)已给出了计算表达; ———本标准删除了ASTM D613—08中图4样品十六烷值计算举例。因已有相应的文字表述内容; ———本标准删除了ASTM D613—08中15.1.3、15.1.4和15.1.5有关十六烷值重复性极限值、再现性极限值、偏差的确立过程和出处。因为其介绍和本标准的实际使用没有直接关系; ———本标准删除了ASTM D613—08第16章关键词。因其不是我国标准的内容; ———本标准附录B将ASTM D613—08附录A1警告性资料修改为资料性附录。因其不是本标准的内容。 本标准在采用ASTM D613—08时,还进行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将ASTM D613—08中1.4的内容作为本标准的警告; ———本标准增加了正标准燃料及检验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两个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代替GB/T386—1991《柴油着火性质测定法(十六烷值法)》。 本标准与GB/T386—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本标准名称由《柴油着火性质测定法(十六烷值法)》修改为《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法》; ———本标准按照ASTM D613—08“第5章意义与用途”的内容增加了引言; ———本标准“第1章范围”中,增加了十六烷值的范围为0~100,但典型的测试范围为30~65的表述; ———本标准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第3章术语和定义”修改了GB/T386—1991第2章定义的有关内容; ———本标准增加了“第5章干扰因素”; Ⅲ GB/T386—2010 ———本标准“第6章设备”修改了GB/T386—1991第4章设备的部分内容,增加了标准燃料配置设备、辅助装置的内容; ———本标准增加了“第10章校正和发动机的检定”; ———本标准修改了“第11章试验步骤”中的部分内容; ———本标准14.1.1和14.1.2修改了GB/T386—1991中14.1和14.2重复性和再现性。 ———本标准增加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G;删除了GB/T386—1991中的附录B、附录C和附录D。 本标准的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D、附录E、附录F和附录G 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利、徐锋。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386—1964、GB/T386—1991。 |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引言 Ⅴ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方法概要 4 5 干扰因素 4 6 设备 4 7 试剂和标准物 6 8 取样 7 9 发动机和仪器的工作状况及标准操作条件 7 10 校正和发动机的检定 11 11 试验步骤 11 12 十六烷值的计算 12 13 报告 13 14 精密度与偏差 1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章条编号与ASTM D613-08章条编号对照表 14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安全警告 19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仪器组装和安装说明 20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调合体积比标准燃料的仪器和步骤 22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正标准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25 附录F(资料性附录) 检验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26 附录G (资料性附录) 操作技术---参数调节 27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