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eet metal formability and test methods - Part 1: Formability and indexes
标准号:GB/T 15825.1-2008
GB/T 15825《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分为8个部分,本部分是GB/T 15825的第1部分。GB/T 15825的本部分规定了金属薄板成形性能的参数、指标以及相应的检测试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指导金属薄板成形性能及其试验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本部分代替GB/T 15825.1-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前言”;——重新界定了本部分的适用范围;——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ISO/TR 14936:1998;——3.1中,“将……冲压成形……”修改为“……冲压成形过程”;——将原标准中的“4.2 狭义成形性能”修改为“3.4 抗破裂性”;——3.4.2中,将“法兰变形区”修改为“凸缘主变形区”;——图3中,将“局部开裂”和符号“do”、“df”分别修改为“孔缘开裂”和“Do”、“Dh”;——增加了“图4 内孔翻边与竖缘开裂”;——将原标准中的“4.3 广义成形性能”修改为“3.7 综合成形性能”,并重新予以定义;——将原标准中的“7.1”修改为“3.8 成形极限图与成形极限曲线”,并予以定义;——在8.2中增加了“g)贴模(抗皱)性指标:方板对角拉伸试验皱高”和“h) 定形性指标:张交接班弯曲回弹值”;——增加了附录A和附录B。
GB/T15825《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成形性能和指标; ---第2部分:通用试验规程; ---第3部分:拉深与拉深载荷试验; ---第4部分:扩孔试验; ---第5部分:弯曲试验; ---第6部分:锥杯试验; ---第7部分:凸耳试验; ---第8部分:成形极限图(FLD)测定指南。 本部分是GB/T15825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15825.1-1995《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 成形性能和指标》。 本部分与GB/T15825.1-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前言; ---重新界定了本部分的适用范围; ---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ISO/TR14936:1998; ---3.1中,将……冲压成形……修改为……冲压成形过程……; ---将原标准中的4.2 狭义成形性能修改为3.4 抗破裂性; ---3.4.2中,将法兰变形区修改为凸缘主变形区; ---图3中,将局部开裂和符号d0、df分别修改为孔缘开裂和D0、Dh; ---增加了图4 内孔翻边与竖缘开裂; ---将原标准中的4.3 广义成形性能修改为3.7 综合成形性能,并重新予以定义; ---将原标准中的7.1修改为3.8 成形极限图与成形极限曲线,并予以定义; ---在8.2中增加了g) 贴模(抗皱)性指标:方板对角拉伸试验皱高和h) 定形性指标:张拉弯曲回弹值; ---增加了附录A 和附录B。 本部分的附录A 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风汽车模具冲压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曹宏深、姜奎华、华林、黄尚宇、毛华杰、李晓星、李志刚、李建华、陈新平。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825.1-1995。 |
前言Ⅰ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符号、名称和单位4 5 塑性各向异性与成形性能的关系6 6 应变硬化指数与成形性能的关系6 7 成形极限图与成形极限曲线的工程应用及检测方法6 8 成形性能的基本参数和指标6 9 成形性能试验方法选用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对模拟成形试验的说明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张拉弯曲回弹试验9 参考文献11 |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