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文件管理应用 电子数据的存档 计算机输出缩微品(COM)/计算机输出激光光盘(COLD) 现行

Document management applications—Achiving of electronic data—Computer output microform(COM)/Computer output laser disc(COLD)

标准号:GB/T 30540-2014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0540-2014
发布时间:2014-05-06
实施时间:2014-11-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张斌、寇瑞清、李铭。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图书馆、档案、文献与情报工作
ICS分类:文献成象技术
提出单位: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6)
起草单位: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分会
归口单位: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6)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为长期确保电子数据的完整性、可存取性、可用性、可读性和可靠性而将其存档的技术,以便保护数据的证据价值。在本标准中,长期的含义是延续100年以上的时间(见GB/T18444—2001)。本标准使用化学药液处理的黑白缩微品。之所以选择该方法,是因为其结果总是不可逆转的记录,而且作为长期保存的介质,缩微品的质量是经过验证的。本标准还规定了由一个制作单位从同样数据并行记录COM 和COLD输出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电子数据,诸如文本数据和能够以黑白影像表达的二维图形数据。本标准不适用于:———动画影像或声音;———三维影像;———灰度或彩色影像;———X射线影像。热法处理生成的缩微品由于在不可更改性和长期性方面没有提供足够的保证,所以这样的缩微品不包括在本标准的范围内。

标准摘要

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1506:2009《文件管理应用———电子数据的存档———计算机输出缩微品(COM)/计算机输出激光光盘(COLD)》(英文版)。
本标准与ISO11506:2009的技术差异如下:
———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
● 以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159.1—2003代替ISO6196-1;
● 以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159.2—2011代替ISO6196-2;
● 以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159.3—2003代替ISO6196-3;
● 以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159.4—2003代替ISO6196-4;
● 以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159.7—2011代替ISO6196-7;
● 以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159.8—2003代替ISO6196-8;
● 以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9474.1—2004代替ISO11928-1:2000;
● 以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9474.2—2004代替ISO11928-2:2000。
本标准与ISO11506:2009相比,做了以下编辑性修改:———重新编写了前言;———删除了7.6.1连同脚注3关于使用打印机的推荐;
———在附录B中,添加了提及图的文字;———将附录C中的硫代硫酸根最大残留量由0.007g/m2 改为0.014g/m2。本标准由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6)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分会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斌、寇瑞清、李铭。

标准目录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电子数据存档 3
4.1 存档功能 3
4.2 功能规范 3
5 缩微摄影技术的选用原则 3
5.1 选用原则 3
5.2 缩微品类型的选择 3
6 缩微摄影记录相关规范 4
6.1 编码格式 4
6.2 转换 5
6.3 COM 记录方法 6
6.4 缩微摄影方法 7
6.5 制作控制 8
6.6 缩微品的复制 8
6.7 缩微品的保存 8
7 记录数据的管理 8
7.1 总则 8
7.2 缩微品的识别与标引 9
7.3 COM 缩微平片的标引 10
7.4 16mmCOM 缩微胶片的标引 11
7.5 35mmCOM 缩微胶片的标引 11
7.6 COM 开窗卡的标引 11
8 COM 记录的证据作用 12
8.1 总则 12
8.2 记录数据的完整性 12
8.3 缩微品添加印章 12
8.4 时间标记 12
9 COM/COLD双重记录 13
9.1 总则 13
9.2 推荐的COLD介质 13
9.3 原始数据的唯一性 13
9.4 并行制作 13
9.5 相似的视觉效果 13

GB/T30540-2014
9.6 COLD介质记录数据的管理 13
9.7 电子数据库 14
10 COM/COLD双重记录的证据问题 1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用COM 缩微品存档因保护用户隐私权而限制使用的电子数据 15
A.1 一般性考虑 15
A.2 COM 缩微品的技术独立性 15
A.3 用COM 缩微品记录限制使用的数据 15
A.4 限制使用数据的COM/COLD双重记录 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 COM 方法和缩微品 16
B.1 发展史 16
B.2 COM 方法 16
B.3 格式与编纂 18
B.4 COM 缩微品 18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银质缩微品的长期保存 21
C.1 一般性考虑 21
C.2 危害因素 21
C.3 概要 22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证据用缩微品的生成 24
D.1 一般性考虑 24
D.2 功能性规范 24
D.3 缩微品的证据性 24
D.4 传递文件 26
D.5 检查方法 26
参考文献 27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