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光纤色散测试仪技术条件 现行

Specifications for optical fibre chromatic dispersion measuring set

标准号:GB/T 14075-2008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4075-2008
发布时间:2008-10-07
实施时间:2009-04-01
首发日期:1993-02-03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刘骋、陈永诗、许江波、张希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光学测试仪器
ICS分类:有关光学和光学测量的其他标准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归口单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于1993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标准参考了IEC 61744:2005《光纤色散测试仪的校准》,结合了目前国内单模光纤色散测试仪使用实际要求而制定。本标准代替GB/T 14075-1993 《光纤色散测试仪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单模光纤色散测试仪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1310nm、1550nm和1625nm波段使用的光纤色散测试仪。本标准与GB/T 14075-1993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前言,删去了附加说明;———增加了光纤色散测试仪在1625nm使用波段的要求(见本版第4章);———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本版第3章);———删去了按测试波长范围分级(1993版表1,本版表1);———修改了色散仪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1993版表1,本版表1);———将测试动态范围改为允许通道衰减(1993版表1和4.1.4,本版表1和5.1.4);———将测量精度改为准确度,增加了零色散波长和零色散斜率指标(1993版表1和4.1.3,本版表1和5.1.3);———修改了波长选择器谱宽要求(1993版4.1.1.3,本版5.1.1.3);———将时延检测器改为相位计(1993版4.1.1.5,本版5.1.1.5);———增加了光谱分析仪或光波长计要求(见本版5.1.1.8);———修改了可变衰减器光衰减值要求(1993版4.1.1.7,本版5.1.17);———修改了色散仪准确度的测量方法(1993版4.1.3,本版5.1.3);———增加了色散仪重复性的测量方法(见本版5.1.3)。

标准摘要

本标准参考了IEC61744:2005《光纤色散测试仪的校准》,结合了目前国内单模光纤色散测试仪使用实际要求而制定。
本标准代替GB/T14075-1993《光纤色散测试仪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14075-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前言,删去了附加说明;
---增加了光纤色散测试仪在1625nm 使用波段的要求(见本版第4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本版第3章);
---删去了按测试波长范围分级(1993版表1,本版表1);
---修改了色散仪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1993版表1,本版表1);
---将测试动态范围改为允许通道衰减(1993版表1和4.1.4,本版表1和5.1.4);
---将测量精度改为准确度,增加了零色散波长和零色散斜率指标(1993版表1和4.1.3,本版表1和5.1.3);
---修改了波长选择器谱宽要求(1993版4.1.1.3,本版5.1.1.3);
---将时延检测器改为相位计(1993版4.1.1.5,本版5.1.1.5);
---增加了光谱分析仪或光波长计要求(见本版5.1.1.8);
---修改了可变衰减器光衰减值要求(1993版4.1.1.7,本版5.1.1.7);
---修改了色散仪准确度的测量方法(1993版4.1.3,本版5.1.3);
---增加了色散仪重复性的测量方法(见本版5.1.3)。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骋、陈永诗、许江波、张希。
本标准于1993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