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Part 7:Automatic discovery
标准号:GB/T 21645.7-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1645.7-2010
发布时间:2010-12-01
实施时间:2011-04-01
首发日期:2010-12-01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李芳、徐云斌、高建华、向奇敏、潘锐锋、张海涛、王君林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光通信设备
ICS分类:数据通信网络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上海)有限公司、UT斯达康(重庆)通讯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标准简介
GB/T21645的本部分规定了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的传送实体通用自动发现功能、框架、进程和发现消息,以及同步数字体系(SDH)和光传送网(OTN)网络中的自动发现机制和基于通信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的链路管理协议(LMP)等。本部分适用于ITU-TG.803定义的同步数字体系(SDH)传送网和ITU-TG.872定义的光传送网(OTN)。
标准摘要
GB/T21645《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标准的结构预计如下: ———第1部分:体系结构与总体要求; ———第2部分:术语和定义; ———第3部分:数据通信网(DCN); ———第4部分:信令技术; ———第5部分:用户—网络接口(UNI); ———第6部分:管理平面; ———第7部分:自动发现。 本部分是GB/T21645的第7部分。 本部分与ITU-TG.7714:2005《传送实体的通用自动发现》和G.7714.1:2006《SDH 和OTN 网络中的自动发现协议》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并结合国内情况制定。 本部分的以下章节在技术内容上与ITU-TG.7714协调一致: ———第4章对应G.7714:2005的第6章~第10章,并增加了自动发现的功能和框架内容; ———第5章对应G.7714:2005的第11章和第12章; ———附录A 对应G.7714:2005的附录I。 本部分的以下章节在技术内容上与G.7714.1:2006协调一致: ———第6章对应G.7714.1:2006的第5章~第11章,并在6.2节增加了OTN 的OTS/OMS/OCh层的LAD机制; ———附录B、附录C和附录D分别对应G.7714.1:2006的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Ⅵ。 此外,本部分的第7章和附录E还参考了IETF、OIF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有关链路管理协议和自动发现的相关建议。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上海)有限公司、UT斯达康(重庆)通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芳、徐云斌、高建华、向奇敏、潘锐锋、张海涛、王君林。 |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4 通用自动发现功能、框架和进程 3 4.1 通用自动发现的基本功能 3 4.2 通用自动发现的框架 4 4.3 传送实体的通用自动发现进程 5 4.4 通用自动发现的功能要求 8 5 通用自动发现消息和状态机 10 5.1 层邻接发现(LAD)进程 10 5.2 传送实体能力交互(TCE)进程 13 6 SDH 和OTN 中的自动发现协议要求 16 6.1 SDH 和OTN 中的层邻接发现机制 16 6.2 层邻接中使用的属性 18 6.3 基于路径踪迹字节的层邻接 18 6.4 基于ECC消息的层邻接 21 6.5 层邻接发现的流程 22 6.6 发现响应消息 22 7 基于GMPLS的自动发现协议要求 23 7.1 基于GMPLSLMP的自动发现 23 7.2 链路管理协议(LMP)的功能和组成 23 7.3 面向SDH 的LMP 扩展 26 7.4 面向WDM 的LMP扩展 26 7.5 LMP的消息 26 8 UNI和NNI接口的自动发现要求 29 8.1 I-NNI接口 29 8.2 UNI接口 30 8.3 E-NNI接口 3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发现进程状态机 31 附录B(资料性附录) 自动发现进程的实施举例 33 B.1 概述 33 B.2 LAD 信息流 33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物理连接错连检测 34 C.1 概述 34 C.2 自动发现进程 34 C.3 举例:采用不同发现消息格式的两个DA 间的相互作用 37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不同发现机制的使用 39 D.1 概述 39 D.2 类型1层邻接发现使用情况的分类 39 D.3 使用情况和场景 39 D.4 自动发现机制和进程的使用原则 41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ASON 自动发现和GMPLSLMP的术语映射 44 参考文献 45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