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现行

Anchorage,grip and coupler for prestressing tendons

标准号:GB/T 14370-2015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4370-2015
发布时间:2015-09-11
实施时间:2016-08-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冯大斌、陈茜、徐先俊、蒋业东、曾利等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金属构配件
ICS分类:混凝土结构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58)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58)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术语和定义、符号,产品分类、代号与标记,一般要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体内和体外配筋的有粘结、无粘结、缓粘结的预应力结构中和特种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锚具、夹具、连接器及拉索用的锚具和连接器。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GB/T14370—200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修订,本标准与GB/T14370—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7年版的第1章);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符号(见第3章,2007年版的第3章);
———修改了产品分类、代号与标记(见第4章,2007年版的第4章);
———删除了“使用要求”(见2007年版的5.1);
———修改了零件锻造毛坯的要求(见5.1.2,2007年版的5.3.4);
———增加了锚垫板材料的性能要求(见5.1.3);
———增加了防锈处理的要求(见5.2.5);
———修改了静载锚固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1和7.3,2007年版的5.5.1和6.2);
———修改了疲劳荷载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2和7.4,2007版的5.5.2和6.3.1);
———删除了周期荷载性能及其试验方法和相关检验规则(见2007年版的5.5.3、6.4和7);
———增加了锚固区传力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3和附录A);
———增加了低温锚固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4和附录B);
———增加了锚板强度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5和7.7);
———修改了内缩量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6和附录C,2007年版的5.5.4.1和6.6.1);
———修改了锚口摩阻损失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7和附录D,2007年版的5.5.4.2和6.6.2);
———修改了张拉锚固工艺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8和7.10,2007年版的5.5.4.3);
———修改了夹具静载锚固性能的要求(见6.2,2007年版的5.6);
———修改了硬度检验的方法(见7.2.3,2007年版的6.5.3);
———增加了总伸长率的计算方法(见7.3.5);
———修改了产品检验项目的规定(见8.2,2007年版的7.2);
———修改了组批和抽样的规定(见8.3,2007版的7.3);
———修改了检验结果的判定(见8.4,2007版的7.4);
———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规定(见第9章,2007年版的第8章)。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5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浙锚预应力有限公司、天津冶金集团中兴盛达钢业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安徽金星预应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柳州市威尔姆预应力有限公司、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开封强力集团锚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市邱姆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天津圣文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河南红桥锚机有限公司、天津市振华预应力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坚宜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大斌、陈茜、徐先俊、蒋业东、曾利、田克平、林居章、夏玉龙、梅治乾、汪昕、于滨、朱莹、王文喜、蒋国伟、李金岭、林志成、耿书岭、尚景朕、朱万旭、何岗、吴智深、毛爱菊、吕国玉、刘健民。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370—1993、GB/T14370—2000、GB/T14370—2007。

标准目录

前言 Ⅰ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符号 2
4 产品分类、代号与标记 3
5 一般要求 4
6 要求 5
7 试验方法 7
8 检验规则 12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锚固区传力性能试验方法 16
附录B(规范性附录) 低温锚固性能试验方法 21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内缩量试验方法 23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锚口摩阻损失试验方法 25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