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crofilming of technical drawings and other drawing office documents—Part 6:Quality criteria and control of systems for enlargements from 35 mm microfilm
标准号:GB/T 17739.6-2012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7739.6-2012
发布时间:2012-12-31
实施时间:2013-06-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聂曼影、魏伶俐。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图书馆、档案、文献与情报工作
ICS分类:文献成象技术
提出单位: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6)
起草单位: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六分会、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6)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6)
标准简介
GB/T17739的本部分规定了缩微胶片放大系统和放大复印件的最低可读性要求和放大质量的检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技术图样和技术文件缩微胶片的放大复印。
标准摘要
GB/T17739《技术图样与技术文件的缩微摄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操作程序; ———第2部分:35mm 银-明胶型缩微品的质量准则与检验; ———第3部分:35mm 缩微胶片开窗卡; ———第4部分:特殊和超大尺寸图样的拍摄; ———第5部分:开窗卡中缩微影像重氮复制的检验程序; ———第6部分:35mm 缩微胶片放大系统的质量准则和控制。 本部分为GB/T17739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7739.6—2002《技术图样与技术文件的缩微摄影 第6部分:35mm 缩微胶片放大系统的质量准则和控制》。 本部分与GB/T17739.6—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了相关国家标准的最新版本;增加了GB/T17739.1—2008;将GB/T14691—1993移入参考文献(见第2章和参考文献); ———删除了“表1A 系列规格原件缩微品的放大倍率和复制尺寸(推荐值)”(2002年版第4章); ———修改了“5可读性”中的要求,将“宜能分辨表1中列出……”中的“宜”改为“应”; ———修改了表2和表3列出的部分有误的放大倍率和缩率,并将表的编号分别改为表1和表2(见第5章表1、表2,2002年版表2、表3)。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3272-6:2000《技术图样和其他绘图室文件的缩微摄影 第6部分:35mm 缩微胶片放大系统的质量准则和控制》。 本部分与ISO3272-6:2000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 ———修改了“5可读性”中的要求。将第一段“宜能分辨表1中列出……”中的“宜”改为“应”,与第三段的要求相一致,因为用符合ISO3272-2:1994的测试片测试的结果只有一个。 ———修改了“5可读性”中表1和表2列出的部分有误的放大倍率和缩率,使其与ISO3272-1:2003的规定相一致,也符合工作实际。 ———修改了“附录A”中的错误,将最后一段第二行中错用的“密度”(density)改为“反差”(contrast)。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小数点符号用“.”代替“,”; ———删除了原国际标准的前言; ———删除了原国际标准的引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6)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六分会、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聂曼影、魏伶俐。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7739.6—2002。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