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 products—Part 3:Safety requirements for temperature transmitter
标准号:GB 30439.3-2013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30439.3-2013
发布时间:2013-12-31
实施时间:2015-01-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岳周、冯伟、刘枫、赵亦欣、黄伟、邹崇等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ICS分类:
19.080;25.040.01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重庆宇通系统软件有限公司、西南大学、福建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杭州盘古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4)、全国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电器设备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38)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4)、全国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电器设备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
标准简介
GB30439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业过程中使用的温度变送器(以下简称变送器)防电击和电灼伤、防机械危险、防火焰从变送器内向外蔓延、防过高温的影响的安全内容。本部分不包括与安全无关的设备的功能、性能或其他特性、运输包装的有效性、电磁兼容(EMC)要求、功能安全、对爆炸环境的防护措施、维修(修理)、维修(修理)人员的防护。本部分适用于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用的变送器。
标准摘要
GB30439—2013的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30439《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分为如下18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压力/差压变送器的安全要求; ———第3部分:温度变送器的安全要求; ———第4部分:控制阀的安全要求; ———第5部分:流量计的安全要求; ———第6部分:电磁阀的安全要求; ———第7部分:回路调节器的安全要求; ———第8部分:电动执行机构的安全要求; ———第9部分:数字显示仪表的安全要求; ———第10部分:记录仪表的安全要求; ———第11部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安全要求; ———第12部分:雷达物位计和超声物位计的安全要求; ———第13部分:磁致伸缩液位计的安全要求; ———第14部分:仪表电源的安全要求; ———第15部分: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用信号配电、隔离、转换、报警处理单元的安全要求; ———第16部分:差压流量计的安全要求; ———第17部分:超声流量仪表的安全要求; ———第18部分:压力仪表辅助装置的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GB30439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全国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电器设备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8)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重庆宇通系统软件有限公司、西南大学、福建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杭州盘古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优倍电气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上海辰竹仪表有限公司、北京远东仪表有限公司、福州福光百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中山市东崎电气有限公司、厦门宇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伦特机电有限公司、厦门安东电子有限公司、上海谷田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恩德斯豪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安徽蓝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维盛新仪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万讯自控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岳周、冯伟、刘枫、赵亦欣、黄伟、邹崇、戈剑、郭豪杰、刘进、董健、冯晓平、王竹平、王悦、祁剑峰、周松明、周宇、曹炳养、吴加伦、肖国专、曹治中、何佳林、殷成楼、张宝春、袁敏勋。 |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试验 6 5 标志和文件 9 6 防电击 13 7 防机械危险 25 8 耐机械冲击和撞击 25 9 防止火焰蔓延 27 10 设备的温度限值和耐热 31 11 防流体危险 34 12 防辐射(包括激光源)、声压力和超声压力 34 13 对释放的气体、爆炸和内爆的防护 34 14 元器件 3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接触电流的测量电路(见6.3) 36 附录B(规范性附录) 标准试验指(见6.2) 39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量 41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其间规定绝缘要求的零部件(见6.4和6.5.2) 45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污染等级的降低 48 附录F(规范性附录) 例行试验 49 图1 正常条件和单一故障条件下充电电容量限值 15 图2 单一故障条件下瞬时可触及电压的短时最大持续时间[见6.3.2a)] 16 图3 使用钢球的撞击试验 26 图4 说明防止火焰蔓延要求的流程图 27 图5 挡板 29 图6 结构要符合9.3.1b)1)规定的外壳底部的区域 29 图7 球压试验装置 33 图A.1 频率小于或等于1MHz的交流和直流测量电路 36 图A.2 频率小于或等于100Hz的正弦交流和直流测量电路 37 图A.3 电灼伤电流测量电路 37 图A.4 潮湿接触电流的测量电路 38 图B.1 刚性试验指(GB/T16842—2008的试具11) 39 图B.2 铰接式试验指(GB/T16842—2008的试具B) 40 图C.1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测量方法的例子 41 图D.1a)~d) 危险带电电路与正常条件下不超过6.3.2限值且具有可触及零部件的外部端子的 电路之间的防护 45 图D.1e)~h) 危险带电电路与正常条件下不超过6.3.2限值且具有外部端子的其他电路之间的 防护 46 图D.2a)和b) 不与其他可触及零部件相连的可触及件对内部危险带电电路的防护 46 图D.2c)和d) 正常条件下不超过6.3.2限值的次级电路的可触及端子对初级危险带电电路的 防护 47 图D.3 两个危险带电电路的外部可触及端子的防护 47 表1 符号 10 表2 螺钉组件的拧紧扭矩 18 表3 电网电源电路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20 表4 由电网电源供电的电路的电气间隙 21 表5 基本绝缘的试验电压 23 表6 外壳底部允许的开孔 28 表7 最大可获得电流值的限值 30 表8 过流保护装置 30 表9 正常条件下的表面温度限值 31 表10 绕组的绝缘材料 31 表11 脉冲承受电压 35 表12 脉冲发生器的输出阻抗 35 表C.1 污染登记表 41 表E.1 给出了通过采用附加防护使内部环境污染等级的降低 48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