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橡胶 全硫含量的测定 第1部分:氧瓶燃烧法

Rubber─Determination of total sulfur content—Part 1:Oxygen combustion flask method
标准号:GB/T 4497.1-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4497.1-2010
发布时间:2011-01-14
实施时间:2011-12-01
首发日期:1984-06-17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苍飞飞、丁晓英、瓮子良、纪波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橡胶制品综合
ICS分类:橡胶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归口单位:全国橡标委通用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SAC/TC 35/SC 2)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橡标委通用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SAC/TC 35/SC 2)
标准简介
GB/T4497的本部分规定了用氧瓶燃烧法测定橡胶中全硫含量的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测定除含硫酸钡的橡胶和橡胶产品中的全硫含量。本部分规定的方法适用于以下各种橡胶中全硫含量的测定:天然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丁基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硬质橡胶以及上述橡胶的并用橡胶。本部分规定的方法对存在铅、锑、锌、钡和钙化合物的试样,结果通常偏低。如果钙以碳酸钙形式存在,可以通过改变吸收液而得到可靠的试验结果。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4497《橡胶 全硫含量的测定》分为三部分: ———第1部分:氧瓶燃烧法; ———第2部分:过氧化钠熔融法; ———第3部分:熔炉燃烧法。 本部分为GB/T4497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4497—1984《硫化橡胶全硫含量的测定 氧瓶燃烧法》。 本部分与GB/T4497—198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号及标准名称; ———增加了前言; ———增加了警告词; ———对标准滴定液作了修改,将氯化钡改用为高氯酸钡(见3.4,1984年版的2.3.5); ———对标准吸收液作了修改,将浓度为1%过氧化氢吸收液改用为浓度为2%的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盐酸两种吸收液(见3.1.1和3.1.2,1984年版的2.3.1); ———对滴定前所加醇试剂作了修改,将所加的乙醇修改为2-丙醇(见3.3,1984年版的2.2.3); ———增加了样品的制备(见第5章); ———增加了试验报告的内容(见第9章)。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6528-1:1992《橡胶 全硫含量的测定 第1部分:氧瓶燃烧法》(英文版)。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橡标委通用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2)归口。 本部分的主要起草单位: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本部分的主要起草人:苍飞飞、丁晓英、瓮子良、纪波。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