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力变压器 第2部分: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

Power transformers—Part 2:Temperature rise for liquid-immersed transformers
标准号:GB 1094.2-2013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1094.2-2013
发布时间:2013-12-17
实施时间:2014-12-14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张显忠、章忠国、李世成、任晓红、胡振忠、安振、李洪秀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变压器
ICS分类:变压器、电抗器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沈阳变压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变压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等
归口单位:全国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4)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4)
标准简介
GB1094的本部分适用于液浸式变压器。本部分规定了变压器冷却方式的标志、变压器温升限值及温升试验方法。
标准摘要
本部分的第4章、第5章和第6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GB1094《电力变压器》目前包含了下列几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 ———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第4部分: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 ———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 ———第6部分:电抗器; ———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第10部分:声级测定; ———第10.1部分:声级测定 应用导则; ———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 ———第12部分:干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第14部分:采用高温绝缘材料的液浸式变压器的设计和应用; ———第16部分:风力发电用变压器。 本部分为GB1094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1094.2—1996《电力变压器 第2部分:温升》,与GB1094.2—1996相比,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本部分只适用于液浸式变压器; ———标准名称改为“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 ———给出了与温升有关的术语和定义; ———绕组平均温升由上一版的65K,改为ON 及OF冷却方式的为65K,OD冷却方式的为70K; ———使用了热点温升限值参数; ———明确规定了温升试验时环境温度的测量方法; ———改进了温升试验方法; ———规定了温升试验时,试验场地的冷却空气温度宜介于5℃与变压器设计所依据的最高环境温 度之间; ———给出了电源断开瞬间绕组平均温升的计算公式; ———增加了绕组热点温度的修正系数; ———详细介绍了ON 和OD冷却下的热点温升的模型; ———介绍了电阻测量电路; ———详细介绍了温度曲线数值外推法计算过程; ———介绍了直接测量绕组热点温度时传感器的安装方法。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0076-2:2011《电力变压器 第2部分: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 本部分与IEC60076-2:201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为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1094.1代替了IEC60076-1; ———为适应我国的气候条件,在表2中增加了年平均温度为15℃、月平均温度为25℃和最高温度为35℃时对温升限值的修正值; ———为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7.2.1第1段中,将进行温升试验时试验场地的最低空气温度由10℃ 改为5℃; ———为符合实际情况,将式(B.2)中的θom(t)=A0(1-kt)修改为θom(t)=A0-kt,将图B.3中的A0(1-kt)修改为A0-kt。 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将7.3.3的内容按产品不同分成了7.3.3.1和7.3.3.2; ———将IEC60076-2:2011中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改为附录C、附录D、附录B和附录A; ———将图B.1和图B.2中的标识1U、1V 和1W 用A、B和C替换;2U、2V 和2W 用a、b和c替换;1N 用N 替换; ———将式(B.1)、式(B.3)、式(B.12)、式(B.13)和图B.4中的B修改为g; ———将B.3中温升测量用变量表作为表B.1,将原表B.1作为表B.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沈阳变压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变压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华东电网有限公司、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顺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明珠电气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集团北京华泰变压器有限公司、广东钜龙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吴江变压器厂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电电气(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骏发电气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银川变压器有限公司、新华都特种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显忠、章忠国、李世成、任晓红、胡振忠、安振、李洪秀、韩晓东、姜益民、敖明、孙树波、李霞、蔡定国、何宝振、王文光、林灿华、韩筛根、徐子宏、樊建平、鲁玮、邓旭峰。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094.2—1985、GB1094.2—1996。 |
标准目录
前言 Ⅰ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冷却方式 3 5 正常冷却条件 4 6 温升限值 4 7 温升试验 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用溶解气体分析法探测局部过热 14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液浸式变压器温升试验技术 17 附录C(资料性附录) 用油箱内顶层液体温度确定OFAF和OFWF冷却变压器的热点温升 23 附录D(资料性附录) 绕组热点温升估算方法 24 附录E(资料性附录) 用光纤传感器监测绕组热点温度 27 参考文献 31 图B.1 采用两个独立直流电源(每个绕组各一个)的低阻值绕组变压器的推荐测量电路 18 图B.2 采用一个直流电源(两个绕组共用)的另一种推荐测量电路 19 图B.3 断开电源后的绕组平均温度变化 19 图B.4 用拟合曲线θw(t)=A0-kt+g×e-t/Tw外推出的冷却曲线 22 图D.1 ON冷却系统的温升模型 24 图D.2 作为额定容量和导线宽度(W)函数的Q 系数值 25 图D.3 饼式绕组中典型的液体流动路径 26 图E.1 光纤传感器在心式变压器饼式绕组上的应用 __________28 图E.2 光纤传感器在心式变压器换位导线上的应用 29 图E.3 光纤传感器在绕组垫块上的应用 29 图E.4 光纤传感器在壳式变压器高压绕组上的应用 30 表1 温升限值 5 表2 特殊运行条件下推荐的温升限值修正值 6 表3 温升试验结果修正指数 13 表A.1 油中溶解气体最小可检测值SD 15 表A.2 温升试验时许可的气体增长率 15 表B.1 温升测量用变量表 20 表B.2 冷却曲线计算数据表示例 21 表C.1 某些特定变压器用常规温升试验数据结合计算得出的绕组热点温升值及用光纤传感器直 接测量的绕组热点温升值 23 表E.1 建议的三相双绕组变压器传感器的最少数量 27 表E.2 建议的单相变压器传感器的最少数量 27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