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 现行

Poly(methyl methacrylate)cast sheets

标准号:GB/T 7134-2008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7134-2008
发布时间:2008-08-04
实施时间:2009-04-01
首发日期:1986-12-30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汤月生、汤宏强、朱正同、王建东、刘大光、朱国平、吴庆彪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合成树脂、塑料
ICS分类:薄膜和薄板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泰兴汤臣压克力厂、锦州化工研究院等
归口单位: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SAC/TC 15/SC 4)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SAC/TC 15/SC 4)

标准简介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7823-1:2003《塑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类型、尺寸和特性 第1部分:浇铸薄板材》(英文版)。本标准代替GB/T 7134-1996《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棒材和管材》。本标准与GB/T 7134-1996的主要变化如下:———删减了棒材和管材部分;———增加了目次部分;———增加了前言部分;———将“引用标准”改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并修订为区分注日期和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增加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删减了规格部分;———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部分;———增加了成分部分;———修改了外观要求指标;———增加了长度和宽度公差要求;———修改了厚度范围,由原来的1.0mm~45.0mm 共22种厚度规格,修改为1.5mm~50.0mm共26种厚度规格,厚度公差要求分别有所提高;———修改了物理性能项目名称和指标部分,将“断裂伸长率”改为“拉伸断裂应变”;将“冲击强度”改为“简支梁无缺口冲击强度”;将“透光率”改为“总透光率”,增加了拉伸弹性模量、加热时尺寸变化(收缩)、420nm透光率的项目名称和指标;将原来的洛氏硬度、抗溶剂银纹性、热变形温度和新增加的弯曲强度、线性膨胀系数、光折射指数、密度、吸水性,作为可检测项目;———删减了等级分类;———拉伸强度指标,无色板由原来的优等品70、一等品63、合格品61,提高到“≥70”;有色板由原来的一等品54、合格品54,提高到“≥65”;———简支梁无缺口冲击强度指标,无色板由原来的优等品17、一等品17、合格品16,提高到“≥17”;有色板由原来的一等品14、合格品14,提高到“≥15”;———拉伸断裂应变指标,无色板由原来的优等品4、一等品3、合格品2,提高到“≥3”;———维卡软化温度指标,无色板由原来的优等品≥89、一等品≥84、合格品≥79,提高到“≥100”;———增加了拉伸弹性模量,指标为≥3000;———增加了加热时尺寸变化(收缩),指标为≤2.5;———增加了420nm透光率,氙弧灯照射之前指标为≥90,氙弧灯照射1000h之后指标为≥88。

标准摘要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7823-1:2003《塑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类型、尺寸和特性 第1部分:浇铸薄板材》(英文版)。
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ISO7823-1:2003时,本标准做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性差异已编入正文中,并在它们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在附录B 中给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7823-1:2003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在附录C 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标准与ISO78231: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
---为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添加了引导语;
---增加了板材的厚度规格和公差要求;
---增加了有色板的抗拉强度指标,为≥65;
---调整了应变率指标,由原来的最小4改为≥3;
---提高了简支梁无缺口冲击强度指标,由原来的最小13改为≥17;
---增加了有色板简支梁无缺口冲击强度指标,为≥15;
---调整了维卡软化温度指标,由原来的最小105改为≥100;
---提高了总透光率指标,由原来的最小90改为≥91;
---增加了检验规则;
---试验方法由原ISO 的试验方法改变为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试验方法;
---增加了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内容。
本标准代替GB/T7134-1996《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棒材和管材》。本标准与GB/T7134-1996的主要变化如下:
---删减了棒材和管材部分;
---增加了目次部分;
---增加了前言部分;
---将引用标准改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并修订为区分注日期和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增加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
---删减了规格部分;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部分;
---增加了成分部分;
---修改了外观要求指标;
---增加了长度和宽度公差要求;
---修改了厚度范围,由原来的1.0mm~45.0mm 共22种厚度规格,修改为1.5mm~50.0mm共26种厚度规格,厚度公差要求分别有所提高;
---修改了物理性能项目名称和指标部分,将断裂伸长率改为拉伸断裂应变;将冲击强度改为简支梁无缺口冲击强度;将透光率改为总透光率,增加了拉伸弹性模量、加热时尺寸变化(收缩)、420nm 透光率的项目名称和指标;将原来的洛氏硬度、抗溶剂银纹性、热变形温度和新增加的弯曲强度、线性膨胀系数、光折射指数、密度、吸水性,作为可检测项目;
---删减了等级分类;
---拉伸强度指标,无色板由原来的优等品70、一等品63、合格品61,提高到≥70;有色板由原来的一等品54、合格品54,提高到≥65;
---简支梁无缺口冲击强度指标,无色板由原来的优等品17、一等品17、合格品16,提高到≥17;有色板由原来的一等品14、合格品14,提高到≥15;
---拉伸断裂应变指标,无色板由原来的优等品4、一等品3、合格品2,提高到≥3;
---维卡软化温度指标,无色板由原来的优等品≥89、一等品≥84、合格品≥79,提高到≥100;
---增加了拉伸弹性模量,指标为≥3000;
---增加了加热时尺寸变化(收缩),指标为≤2.5;
---增加了420nm 透光率,氙弧灯照射之前指标为≥90,氙弧灯照射1000h之后指标为≥88。
本标准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SAC/TC15/SC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泰兴汤臣压克力厂。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锦州化工研究院、南京永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宁波鄞州凯凯有机玻璃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汤月生、汤宏强、朱正同、王建东、刘大光、朱国平、吴庆彪。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7134-1996。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