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whole blood and blood components
标准号:GB 18469-2012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18469-2012
发布时间:2012-05-11
实施时间:2012-07-01
首发日期:2001-10-22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邹峥嵘、章怿、龚裕春、徐忠、张晰、谢云峥、徐蓓、邱颖婕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医学
ICS分类:医学科学和保健装置综合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起草单位:上海市血液中心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血站提供和临床输注用全血及成分血的质量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一般血站提供和临床输注用全血及成分血。
标准摘要
本标准的第4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18469—2001《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与GB18469—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英文名称由“Standardsforwholebloodandbloodcomponentsquality”修改为“Qualityrequirementsforwholebloodandbloodcomponents”; ———调整了标准的框架结构,对血液的要求分为血液安全性检测要求和血液质量控制要求两部分阐述; ———增加了去白细胞全血、冰冻红细胞、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冰冻血浆、病毒灭活冰冻血浆、混合浓缩血小板、辐照血液和速冻的定义; ———将血液制剂、成分血、红细胞成分血、单采成分血、全血、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浓缩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浓缩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单采血小板、单采少白细胞血小板、单采新鲜冰冻血浆、单采粒细胞的定义进行修订; ———将GB18469—2001中少白细胞血液制剂的名称修订为去白细胞血液制剂; ———增加了去白细胞全血、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冰冻血浆、病毒灭活冰冻血浆、混合浓缩血小板的质量要求; ———删除全血及成分血标签的相关内容,由其他相关国家标准衔接; ———增加了300mL规格全血和相应成分血的质量要求; ———将全血和成分血外观要求中“无黄疸”改为“无色泽异常”; ———将全血和成分血外观要求中“储血容器无破损”改为“血袋完好”; ———将全血外观要求中导管的长度由“20cm”调整至“35cm”; ———将全血的容量要求的表述方式调整为“不包括保养液的容量”; ———删除了全血中K+ 、Na+ 、pH 和血细胞比容的质量控制项目; ———在全血中增加了“血红蛋白含量”的质量控制项目; ———将全血中“血浆血红蛋白”质量控制项目调整为“储存期末溶血率”; ———将悬浮红细胞外观要求中“上清呈无色透明”改为“无色泽异常”,并将导管的长度由“20cm”调整至“35cm”; ———在悬浮红细胞中增加了“血红蛋白含量”和“储存期末溶血率”的质量控制项目; ———将洗涤红细胞外观要求中“保留注满洗涤红细胞的转移管”的内容改为“保留注满洗涤红细胞或全血经热合的导管”; ———将洗涤红细胞中“红细胞回收率”质量控制项目调整为“血红蛋白含量”; ———删除了洗涤红细胞“白细胞清除率”质量控制项目; ———将洗涤红细胞“血浆蛋白清除率”质量控制项目调整为“上清蛋白质含量”; ———在洗涤红细胞中增加“溶血率”要求; ———在洗涤红细胞中增加“无菌试验”要求; ———将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红细胞回收率”质量控制项目调整为“血红蛋白含量”; ———删除了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残留血小板”和“体外溶血试验”的质量控制项目; ———在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中增加了“无菌试验”要求; ———将浓缩血小板的pH 由“6.0~7.4”调整为“6.4~7.4”; ———将单采血小板的pH 由“6.7~7.4”调整为“6.4~7.4”。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市血液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峥嵘、章怿、龚裕春、徐忠、张晰、谢云峥、徐蓓、邱颖婕。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8469—2001。 |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血液安全性检测要求 4 5 血液质量控制要求 4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