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中国地震烈度表 现行

The Chinese seismic intensity scale

标准号:GB/T 17742-2008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7742-2008
发布时间:1999-04-26
实施时间:2009-03-01
首发日期:1999-04-26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孙景江、袁一凡、温增平、李小军等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工程抗震
ICS分类:地震和防振
提出单位:中国地震局
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地震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地震烈度的评定指标,包括人的感觉、房屋震害程度、其他震害现象、水平向地震动参数。本标准适用于地震烈度评定。

标准摘要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17742—1999《中国地震烈度表》。
本标准与GB/T17742—1999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将评判烈度的房屋类型由原标准的一类扩展为三类,增加旧式房屋和按照Ⅶ度抗震设防的砖砌体房屋;
———在Ⅵ度~Ⅻ度房屋震害程度描述中,具体给出各类房屋主要破坏等级数量;
———明确了原标准中平均震害指数值的适用范围,并使相邻烈度的平均震害指数值相互搭接,给出按照Ⅶ度抗震设防的砖砌体房屋平均震害指数值;
———在器物反应中增加家具和物品倾倒现象,并将器物反应评定烈度延伸到Ⅶ度,用液化现象评定烈度延伸到Ⅷ度;
———删除树梢折断、人畜伤亡相关内容;
———调整数量词对应的百分比范围,分档范围相互搭接;
———新增破坏等级和对应的震害指数条款以及平均震害指数计算公式;
———对原标准的结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景江、袁一凡、温增平、李小军、杜玮、林均岐、李山有、张令心、刘爱文、赵凤新、孟庆利、吕红山。
本标准于1999年4月26日首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1次修订。

引  言
  GB/T17742—1999《中国地震烈度表》自发布实施以来,在地震烈度评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
国家经济发展,城乡房屋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抗震设防的建筑比例增加,同时旧式民房仍然存在,这些都需要在地震烈度评定中考虑。
本次修订充分利用了大量的已有震害资料和地震烈度评定经验,借鉴参考了国外地震烈度表,利用了汶川地震部分震害资料。修订中保持了与原地震烈度表的一致性和继承性,增加了评定地震烈度的
房屋类型,修改了在地震现场不便操作或不常出现的评定指标。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