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The directory - Part 7: Selected object classes
标准号:GB/T 16264.7-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6264.7-2008
发布时间:2008-08-06
实施时间:2009-01-01
首发日期:1996-03-22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徐冬梅、郑洪仁、郭楠、胡顺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计算机开放与系统互连
ICS分类:应用层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T16264的本部分规定了在目录应用中极其有用的若干客体类和名(称)格式。客体类的定义包括:给出与该类客体相关的属性类型列表。名(称)格式的定义包括:命名它应用的客体类,并列出为该类客体命名所使用的属性。公共管理机构使用这些定义,并负责目录信息的管理。任何公共管理机构都可以根据需要定义其自己的客体类或子类以及名(称)格式。公共管理机构可以支持本文件中选择的部分或全部客体类和名(称)格式,也可以增加其他客体类和名(称)格式。所有的公共管理机构都应支持客体类目录自用的客体类(顶级、别名和DSA 客体类)。
标准摘要
GB/T16264《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目录》,包括以下10个部分: ---第1部分:概念、模型和服务的概述; ---第2部分:模型; ---第3部分:抽象服务定义; ---第4部分:分布式操作规程; ---第5部分:协议规范; ---第6部分:选定的属性类型; ---第7部分:选定的客体类; ---第8部分:公钥和属性证书框架; ---第9部分:复制(待发布); ---第10部分:公用目录管理机构的系统管理用法(待发布)。 本部分是GB/T16264的第7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IEC9594-7:2005《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目录 选定的客体类》,仅有编辑性修改。 本部分代替GB/T16264.7-1996。 本部分与GB/T16264.7-1996的差异在于: ---增加了若干客体类; ---增加了名(称)格式。 本部分的附录A 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冬梅、郑洪仁、郭楠、胡顺。 本部分于199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
标准目录
前言Ⅲ 引言Ⅳ 第一篇:综述1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约定2 第二篇:选定的客体类3 5 常用的属性集定义3 6 选定的客体类定义4 第三篇:选定的名(称)格式8 7 选定的名(称)格式的定义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用ASN.1描述选定的客体类和名(称)格式11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建议的名(称)格式和DIT 结构20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