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金属覆盖层 物理气相沉积铝涂层 技术规范与检测方法 现行

Metallic coatings—Physical vapour-deposited coatings of aluminium—Specification and test methods

标准号:GB/T 31566-2015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1566-2015
发布时间:2015-05-15
实施时间:2016-01-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高晓明、姜栋、翁立军、陈德斌、于翔、高正源、贾建新、李卫荣、张军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材料防护
ICS分类:金属镀层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发斯特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在低碳钢、低合金钢、高强度钢、耐腐蚀钢、铝合金、钛合金及其他适宜基体金属上物理气相沉积铝涂层的技术要求。物理气相沉积铝涂层不适合应用于抗拉强度>1400MPa的各种钢材,由于这类钢材在使用、存贮期间的腐蚀或过阴极保护可能会导致氢脆现象的发生。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22779:2006《金属覆盖层 物理气相沉积铝涂层 技术规范与检测方法》。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3138—2015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表面处理 术语(ISO2080:2008,IDT)
———GB/T4957—2003 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涡流法(ISO2360:1982,IDT)
———GB/T5270—2005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 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层 附着强度试验方法评述(ISO2819:1980,IDT)
———GB/T6462—2005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 厚度测量 显微镜法(ISO1463:2003,IDT)
———GB/T6463—2005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厚度测量方法评述(ISO3882:2003)
———GB/T9792—2003 金属材料上的转 化 膜 单 位 面 积 膜 质 量 的 测 定 重 量 法 (ISO3892:2000,MOD)
———GB/T10125—2012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ISO9227:2006,IDT)
———GB/T11378—2005 金属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轮廓仪法(ISO4518:1980,IDT)
———GB/T12334—2001 金属和其他非有机覆盖层 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规定(ISO2064,IDT)
———GB/T12609—2005 电沉积金属覆盖层和相关精饰 计数检验抽样程序(ISO4519:1980,IDT)
———GB/T16921—2005 金属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X射线光谱法(ISO3497:1990,IDT)
———GB/T19349—2012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为减少氢脆危险的钢铁预处理(ISO9587:2007,IDI)
———GB/T19350—2012 金 属 和 其 他 无 机 覆 盖 层 为 减 少 氢 脆 危 险 的 涂 覆 后 钢 铁 的 处 理(ISO9588:2007,IDT)
———GB/T19822—2005 铝及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规范(ISO10074:1994,IDT)
———GB/T20015—2005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电镀镍、自催化镀镍、电镀铬及最后精饰自动控制喷丸硬化前处理(ISO12686:1999,IDT)
———GB/T20018—2005 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β射线背散射法(ISO3543:2000,IDT)
———GB/T20631.2—2006 电气用压敏胶粘带 第2部分:试验方法(IEC60454:1994,IDT)
———GB/T31563—2015 金属覆盖层 厚度测量 扫描电镜法(ISO9220:1988,MOD)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发斯特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晓明、姜栋、翁立军、陈德斌、于翔、高正源、贾建新、李卫荣、张军。

标准目录

前言 Ⅰ
引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需方应向供方提供的资料 2
5 标注 3
6 技术要求 5
7 抽样 7
8 不合格品 8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设备、基体处理和工艺参数的补充信息 9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铝涂层平均厚度的确定 11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附着性测试方法 12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抽样 13
参考文献 14
表1 物理气相沉积铝涂层的最小厚度要求 3
表2 铬酸盐转化膜 4
表3 其他后处理 4
表4 具有有机防护层的物理气相沉积铝涂层的中性盐雾试验时间 7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