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cipro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Performance - Part 1: Declarations of power fuel and lubricating oil consumptions and test methods - Additional requirements for engines for general use
标准号:GB/T 6072.1-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6072.1-2008
发布时间:2008-02-03
实施时间:2008-07-01
首发日期:1985-06-06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陈云清、张纪元、陆子平、苏怀林、葛红、张佩莉、杜海明、计维斌、崔华标、谢亚平、瞿俊鸣、毕晔、宋国婵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内燃机与附属装置
ICS分类:内燃机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的本部分除须满足核心标准GB/T21404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外,还规定了功率、燃料消耗和机油的标定及试验方法。
标准摘要
GB/T6072在《往复式内燃机 性能》的总标题下,由下列各部分组成: ---第1部分:功率、燃料消耗和机油消耗的标定及试验方法 通用发动机的附加要求; ---第3部分:试验测量; ---第4部分:调速; ---第5部分:扭转振动; ---第6部分:超速保护。 本部分是GB/T6072的第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30461:2002《往复式内燃机 性能 第1部分:功率、燃料消耗和机油消耗的标定及试验方法 通用发动机的附加要求》(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30461:2002。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部分对ISO30461:2002中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凡已被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用我国标准代替相对应的国际标准;未被采用为我国标准的,仍直接引用国际标准。 本部分是对GB/T6072.1-2000的修订。本部分与GB/T6072.1-2000的主要区别是: --- 编写格式与核心标准GB/T21404-2008保持相同。 ---术语和符号按GB/T21404________ GB/T6072在《往复式内燃机 性能》的总标题下,由下列各部分组成: ---第1部分:功率、燃料消耗和机油消耗的标定及试验方法 通用发动机的附加要求; ---第3部分:试验测量; ---第4部分:调速; ---第5部分:扭转振动; ---第6部分:超速保护。 本部分是GB/T6072的第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30461:2002《往复式内燃机 性能 第1部分:功率、燃料消耗和机油消耗的标定及试验方法 通用发动机的附加要求》(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30461:2002。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部分对ISO30461:2002中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凡已被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用我国标准代替相对应的国际标准;未被采用为我国标准的,仍直接引用国际标准。 本部分是对GB/T6072.1-2000的修订。本部分与GB/T6072.1-2000的主要区别是: --- 编写格式与核心标准GB/T21404-2008保持相同。 ---术语和符号按GB/T21404-2008规定。 ---功率标定的试验方法、功率修正方法及试验报告按GB/T21404-2008规定。 ---增加了功率代号标记方法及示例。 ---删除了原附录D 《非调整发动机(预调定发动机)功率修正计算示例》。 本部分作为GB/T21404-2008《内燃机 发动机功率的确定和测量方法 一般要求》的卫星标准,用以规定通用发动机的附加要求。 本部分的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 和附录D 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雪龙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玉柴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柴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云清、张纪元、陆子平、苏怀林、葛红、张佩莉、杜海明、计维斌、崔华标、谢亚平、瞿俊鸣、毕晔、宋国婵。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T6072.1-2000。 |
标准目录
前言Ⅲ 引言Ⅳ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符号2 5 标准基准状况2 6 试验方法2 6.1 总则2 6.2 已调整发动机2 6.3 非调整发动机(预调定发动机) 3 6.4 辅助装置4 7 功率修正方法4 8 排放测量4 9 试验报告4 10 功率调整和燃料消耗率换算方法4 10.1 总则4 10.2 用途4 10.3 不同环境状况下的功率调整4 10.4 已调整发动机在试验或现场环境状况下的燃料消耗量的换算5 11 功率标定5 11.1 总则5 11.2 功率的类型6 11.3 功率使用的类型6 11.4 功率表示的类型7 12 功率标记7 12.1 功率代号间的关系7 12.2 功率代号标记方法7 12.3 功率代号标记示例8 13 燃料消耗量标定9 13.1 燃料消耗9 13.2 燃料热值9 13.3 燃料消耗率标定9 14 机油消耗量标定9 15 客户应提供的信息9 16 发动机制造厂应提供的信息9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可能装用的辅助装置示例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水蒸气分压、比值和系数确定表13 附录C(资料性附录) 由标准基准状况或替代基准状况修正到现场环境状况的功率调整计算和燃料消耗率换算示例20 附录D(资料性附录) 已调整发动机由现场环境状况修正到试验环境状况的功率调整及现场环境状况模拟示例22 参考文献24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