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3部分:内部度量

Software enginering—Product quality—Part 3:Internal metrics
标准号:GB/T 16260.3-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6260.3-2006
发布时间:2006-03-14
实施时间:2006-07-01
首发日期:2006-03-14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韩红强、杨根兴、王欣、王凌、冯惠、丁志刚、吴黎辉
作废日期:2020-03-01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软件工程
ICS分类:软件开发和系统文件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杭州波导软件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T的本部分描述了定量测量外部软件质量的内部度量,适用于各种应用软件。
标准摘要
GB/T16260((软件工程产品质量》分为如下几部分: -第1部分(即GB/T16260.1):质量模型; -第2部分(即GB/T16260.2):外部度量; -第3部分(即GB/T16260.3):内部度量; -第4部分(即GB/T16260.4):使用质量的度量。 本部分为GB/T16260的第3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IECTR9126-3;2003((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3部分:内部度量》。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ISO/IEC9126的本部分,,改为本部分,,; b)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修改了国际标准的引言; c)纠正7国际标准中的一些错误。9126-3的第E.1节中,......thatwillinfluencethesameoralloftheoverallsoftware......中的same应改为some,即??影响软件的一些或全部特 性和子特性。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杭州波导软件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韩红强、杨根兴、王欣、王凌、冯惠、丁志刚、吴黎辉。 |
标准目录
1范围 2符合性 3规范性引用文件 4术语和定义 5符号和缩略语 6软件质量度量的使用 7度量表的阅读和使用 8度量表 8.1功能性度量 8.2可靠性度量 8.3易用性度量 8.4效率度量 85维护性度量 8.6可移植性度量 附录A(资料性附录)使用度量时的考虑 附录B(资料性附录)使用质量的度量、外部度量和内部度量的用法(框架实例) 附录C(资料性附录)度量标度类型和测度类型的详细解释 附录D(资料性附录)术语 附录E(资料性附录)单纯的内部度量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