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现行

General Terms in Metrology and Their Definitions

标准号:JJF 1001-2011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JJF 1001-2011
发布时间:2011-11-30
实施时间:2012-03-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质检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叶德培、施昌彦、金华彰、戴润生、宣湘、陈红等
出版机构:中国质检出版社
起草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
归口单位: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规范规定了计量工作中常用概念的术语及其定义。 本规范适用于计量领域各项工作,相关领域亦可参考使用。

标准摘要

本规范是对JJF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的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依据以下国际标准:
ISO/IECGUIDE99:2007 国际计量学词汇———基础通用的概念和相关术语(Internationalvocabularyofmetrology—Basicandgeneralconceptsandassociatedterms
(VIM))
ISO/IEC80000:2006 量和单位(Quantitiesandunits)
ISO/IEC98-3 测量不确定度 第三部分: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Uncertainty ofmeasurement—Part3:Guidetotheexpressionofuncertaintyinmeasurement)
本规范中有关法制计量的术语及其定义大部分参考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国际法制计量术语汇编》(修订版草案,2009)(Internationalvocabularyoftermsinlegalmetrology
(VIML),2009)。
本规范在修订中保持了JJF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的章节。
本规范中术语的定义原则上与VIM 和VIML (修订版)保持一致(引用VIM 条款时,在词条后表明VIM 中的相应条款;鉴于VIML为修订版草案,在引用时没有标注相应条款),但根据我国的国情做适当调整或文字处理,并且通过增加注解使词条更加易懂。
术 语的名称除推荐使用的名称外,又有简称、又称和全称。
JJF1001—1998共收录词条158个,本次修订中增加到215个,同时删减了一些不常用的词条。
计量与测量含义不尽相同,但在本规范中,根据我国的国情,英文measurement 既译作“测量”,有时也译作“计量”。因此,计量单位与测量单位、计量器具与测量仪器分别为同义术语。测量标准包含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英文metrology计量学,有时
也称作“计量”,如:计量法LawonMetrology、法定计量机构serviceoflegalmetrology、计量监督metrologicalsupervision、计量鉴定metrologicalexpertise等。同理,在本规范中,标准物质与参考物质也为同义术语。请使用时予以注意。
JJF1001—1998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JF1001—1991。

标准目录

引言 (Ⅸ)
1 范围 (1)
2 引用文件 (1)
3 量和单位 (1)
3.1 量 (1)
3.2 量制 (2)
3.3 国际量制 (2)
3.4 基本量 (2)
3.5 导出量 (2)
3.6 量纲 (2)
3.7 量纲为一的量 (3)
3.8 测量单位
计量单位 (3)
3.9 测量单位符号
计量单位符号 (4)
3.10 单位制 (4)
3.11 一贯导出单位 (4)
3.12 一贯单位制 (4)
3.13 国际单位制(SI) (4)
3.14 法定计量单位 (5)
3.15 基本单位 (5)
3.16 导出单位 (6)
3.17 制外测量单位
制外计量单位 (6)
3.18 倍数单位 (6)
3.19 分数单位 (7)
3.20 量值 (7)
3.21 量的真值 (7)
3.22 约定量值 (8)
3.23 量的数值 (8)
3.24 量方程 (8)
3.25 单位方程 (8)
3.26 单位间的换算因子 (8)
3.27 数值方程 (9)
3.28 序量 (9)
3.29 量-值标尺 (9)
3.30 序量-值标尺 (9)
3.31 约定参考标尺 (9)
3.32 标称特性 (10)
4 测量 (10)
4.1 测量 (10)
4.2 计量 (10)
4.3 计量学 (10)
4.4 测量原理 (10)
4.5 测量方法 (10)
4.6 测量程序 (10)
4.7 被测量 (11)
4.8 影响量 (11)
4.9 比对 (12)
4.10 校准 (12)
4.11 校准图 (12)
4.12 校准曲线 (12)
4.13 校准等级序列 (12)
4.14 计量溯源性 (12)
4.15 计量溯源链 (13)
4.16 向测量单位的计量溯源性 (13)
5 测量结果 (13)
5.1 测量结果 (13)
5.2 测得的量值 (14)
5.3 测量误差 (14)
5.4 系统测量误差 (14)
5.5 测量偏移 (14)
5.6 随机测量误差 (14)
5.7 修正 (15)
5.8 测量准确度 (15)
5.9 测量正确度 (15)
5.10 测量精密度 (15)
5.11 期间测量精密度测量条件 (15)
5.12 期间测量精密度 (16)
5.13 测量重复性 (16)
5.14 重复性测量条件 (16)
5.15 复现性测量条件 (16)
5.16 测量复现性 (16)
5.17 实验标准偏差( 16)
5.18 测量不确定度 (16)
5.19 标准不确定度 (17)
5.20 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17)
5.21 测量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17)
5.2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17)
5.23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17)
5.24 定义的不确定度 (18)
5.25 不确定度报告 (18)
5.26 目标不确定度 (18)
5.27 扩展不确定度 (18)
5.28 包含区间 (18)
5.29 包含概率 (18)
5.30 包含因子 (18)
5.31 测量模型 (18)
5.32 测量函数 (19)
5.33 测量模型中的输入量 (19)
5.34 测量模型中的输出量 (19)
5.35 测量结果的计量可比性 (19)
5.36 测量结果的计量兼容性 (19)
6 测量仪器 (20)
6.1 测量仪器
计量器具 (20)
6.2 测量系统 (20)
6.3 指示式测量仪器 (20)
6.4 显示式测量仪器 (20)
6.5 实物量具 (20)
6.6 测量设备 (20)
6.7 测量传感器 (21)
6.8 敏感器 (21)
6.9 检测器 (21)
6.10 测量链 (21)
6.11 显示器 (21)
6.12 记录器 (21)
6.13 指示器 (21)
6.14 测量仪器的标尺 (21)
6.15 标尺长度 (21)
6.16 标尺分度 (22)
6.17 标尺间距( 22)
6.18 标尺间隔 (22)
6.19 测量系统的调整 (22)
6.20 测量系统的零位调整 (22)
7 测量仪器的特性 (22)
7.1 示值 (22)
7.2 空白示值 (22)
7.3 示值区间 (22)
7.4 标称量值 (23)
7.5 标称示值区间 (23)
7.6 标称示值区间的量程 (23)
7.7 测量区间 (23)
7.8 稳态工作条件 (23)
7.9 额定工作条件 (23)
7.10 极限工作条件 (23)
7.11 参考工作条件 (24)
7.12 测量系统的灵敏度 (24)
7.13 测量系统的选择性 (24)
7.14 分辨力 (24)
7.15 显示装置的分辨力 (24)
7.16 鉴别阈 (25)
7.17 死区 (25)
7.18 检出限 (25)
7.19 测量仪器的稳定性 (25)
7.20 仪器偏移 (25)
7.21 仪器漂移 (25)
7.22 影响量引起的变差 (25)
7.23 阶跃响应时间 (25)
7.24 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 (25)
7.25 零的测量不确定度 (26)
7.26 准确度等级 (26)
7.27 最大允许测量误差 (26)
7.28 基值测量误差 (26)
7.29 零值误差 (26)
7.30 固有误差 (26)
7.31 引用误差 (26)
7.32 示值误差 (26)
8 测量标准 (26)
8.1 测量标准( 26)
8.2 国际测量标准 (27)
8.3 国家测量标准 (27)
8.4 原级测量标准 (27)
8.5 次级测量标准 (28)
8.6 参考测量标准 (28)
8.7 工作测量标准 (28)
8.8 搬运式测量标准 (28)
8.9 传递测量装置 (28)
8.10 核查装置 (28)
8.11 本征测量标准 (28)
8.12 测量标准的保持 (29)
8.13 校准器 (29)
8.14 参考物质
标准物质 (29)
8.15 有证标准物质 (29)
8.16 标准物质的互换性 (30)
8.17 参考数据 (30)
8.18 标准参考数据 (30)
8.19 参考量值 (30)
9 法制计量和计量管理 (31)
9.1 法制计量 (31)
9.2 计量法 (31)
9.3 计量保证 (31)
9.4 法制计量控制 (31)
9.5 法定计量机构 (31)
9.6 测量仪器的法制控制 (31)
9.7 计量监督 (31)
9.8 计量鉴定 (31)
9.9 型式评价 (31)
9.10 型式批准 (31)
9.11 有限型式批准 (31)
9.12 批准型式符合性检查 (32)
9.13 型式批准的承认 (32)
9.14 型式批准的撤销 (32)
9.15 测量仪器的合格评定 (32)
9.16 预检查 (32)
9.17 测量仪器的检定
计量器具的检定 (32)
9.18 抽样检定( 32)
9.19 首次检定 (32)
9.20 后续检定 (32)
9.21 强制周期检定 (33)
9.22 自愿检定 (33)
9.23 仲裁检定 (33)
9.24 测量仪器的禁用 (33)
9.25 检定的承认 (33)
9.26 测量仪器的监督检查 (33)
9.27 [加]标记 (33)
9.28 检定标记 (33)
9.29 检定标记的清除 (33)
9.30 型式批准证书 (33)
9.31 检定证书 (33)
9.32 计量鉴定证书 (33)
9.33 不合格通知书 (33)
9.34 禁用标记 (33)
9.35 封印标记 (33)
9.36 型式批准标记 (34)
9.37 法定受控的测量仪器 (34)
9.38 可接受检定的测量仪器 (34)
9.39 获准型式 (34)
9.40 获准型式的样本 (34)
9.41 型式评价报告 (34)
9.42 预包装商品 (34)
9.43 定量包装商品 (34)
9.44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 (34)
9.45 计量标准考核 (34)
9.46 检测 (34)
9.47 实验室认可 (34)
9.48 能力验证 (34)
9.49 期间核查 (34)
9.50 计量检定规程 (35)
9.51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35)
9.52 国际建议 (35)
9.53 国际文件 (35)
9.54 OIML计量器具证书制度 (35)
9.55 OIML合格证书 (35)
9.56 计量确认( 35)
9.57 测量管理体系 (35)
9.58 溯源等级图 (35)
9.59 国家溯源等级图 (35)
9.60 量值传递 (35)
中文索引 (36)
英文索引 (40)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