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用燃气灶具

家用燃气灶具 现行

Domestic gas cooking appliances

标准号:GB 16410-2007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16410-2007
发布时间:2007-06-21
实施时间:2008-05-01
首发日期:1996-05-23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易洪斌、姚克农、刘纲、王凤玲、高德康等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供气器材设备
ICS分类:炉灶、工作台、烤箱和类似器具
提出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广东中山华帝燃气具有限公司、杭州松下燃气具公司等
归口单位: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五金制品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燃气灶具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城市燃气的家用燃气灶具及使用城市燃气和电能的家用气电两用灶具,包括:a) 单个燃烧器额定热负荷≤5.23kW 的燃气灶;b) 额定热负荷≤5.82kW 的燃气烤箱和燃气烘烤器;c) 额定热负荷符合a)?b)规定的燃气烤箱灶和燃气烘烤灶;d) 每次焖饭的最大稻米量≤4L?额定热负荷≤4.19kW 的燃气饭锅;e) 额定热负荷符合a)?b)?d)规定?电的总额定输入功率≤5.00kW 的气电两用灶具。使用GB/T13611《城市燃气分类》以外燃气种类的家用燃气灶具可参照使用本标准。本标准不适用于在移动的运输交通工具中使用的燃气灶具。

标准摘要

本标准为条文强制性标准。标准中的5.2.1,5.2.2a、c,5.2.5b,5.2.6c,5.2.7.1b,5.2.7.3,5.2.10.2,5.3.1.4,5.3.1.5,5.3.1.10d)、f),5.3.1.12,5.3.1.14,5.3.2.6,5.3.6,5.3.7.5a,5.4.2.2,5.4.2.3,5.4.10.1,5.4.16.1,8.1.1 除f以外的其他条款,8.1.2,8.2.1,8.2.4c、d、h及表2、表3、表4、表5、表6、表7、表8中的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其余为推荐性条文。
本次标准修订中下述内容参照了相关国际和国外标准:标准状态、最大正常温升、燃烧器耐过热性能及试验方法参照了EN30-11:1998《家用燃气灶具 第1-1部分:安全性 总则》。熄火保护装置闭阀时间参照了EN30-1-1:1998《家用燃气灶具 第1-1 部分:安全性 总则》和JISS2103:1996《家用燃气烹调灶具》。
烤箱使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参照了JISS2103:1996《家用燃气烹调灶具》和JISS2093:1996《家用燃气燃烧器具试验方法》。
干烟气中一氧化碳百分比浓度计算公式按照JISS2103:1996《家用燃气烹调灶具》。
本标准与GB16410-1996《家用燃气灶具》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本标准为条文强制性标准,1996年版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适用范围增加了气电两用灶具;
---术语和定义删除了2条,修订了5条,增加了16条;
---标准状态的温度由1996年版的0℃调整为15℃;
---两眼和两眼以上的灶具主火热负荷,由1996年版的不宜小于2.91kW,调整为两眼和两眼以上的燃气灶和气电两用灶应有一个主火,其实测折算热负荷:普通型灶≥3.5kW,红外线灶≥3.0kW;
---取消了有风状态的要求;
---规定灶具的每一个燃烧器均应设有熄火保护装置;
---增加了使用交流电源灶具结构的特殊要求;
---对灶具使用材料的材质要求修订为对材料的性能要求;
---增加了包装材料及包装废弃物条文;
---增加了实测热负荷计算公式;
---修订了实测折算热负荷计算公式;
---修订了干烟气中一氧化碳百分比浓度计算公式;
---试验室条件由室温为20℃±15℃改为室温为20℃±5℃;
---增加了跌落和堆码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其过渡期为9个月。
本标准的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所、浙江德意厨具有限公司、国家燃气用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燃气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佛山)、国家日用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海尔集团燃气灶研究所、佛山市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江苏光芒燃具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田电器有限公司、杭州老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天舟高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长青(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洪斌、姚克农、刘纲、王凤玲、高德康、刘彤、毕智涛、翁伍云、蔡国汉、蔡位明、仇明贵、周士灯、杜仁尧、吴伟良、富良、熊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CJ4-1983;
---GB16410-1996。

标准目录

前言Ⅴ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产品分类3
4.1 灶具的类型3
4.2 灶具的型号编制方法3
5 要求4
5.1 基本设计参数4
5.2 性能5
5.2.1 气密性5
5.2.2 热负荷5
5.2.3 燃烧工况5
5.2.4 温升5
5.2.5 耐热冲击6
5.2.6 耐重力冲击6
5.2.7 安全装置7
5.2.8 电点火装置7
5.2.9 使用性能7
5.2.10 电气性能7
5.2.11 耐用性能9
5.2.12 耐振动性能9
5.2.13 耐跌落性能9
5.2.14 包装承压性能9
5.3 结构10
5.3.1 一般结构10
5.3.2 灶结构11
5.3.3 烘烤器结构11
5.3.4 烤箱结构11
5.3.5 饭锅结构12
5.3.6 使用交流电源灶具结构的特殊要求12
5.3.7 零部件结构16
5.4 材料17
5.4.1 材料的一般要求17
5.4.2 密封材料17
5.4.3 保温材料18
5.4.4 导电材料18
5.4.5 燃气导管及点火燃烧器导管18
5.4.6 旋塞阀18
5.4.7 喷嘴18
5.4.8 喷嘴座18
5.4.9 空气调节器(风门) 18
5.4.10 燃烧器18
5.4.11 锅支架18
5.4.12 盛液盘18
5.4.13 烤箱内壁、烤盘、烤架及烘烤器辐射板18
5.4.14 烤箱门玻璃18
5.4.15 灶面钢化玻璃面板18
5.4.16 其他非金属材料面板18
5.4.17 灶脚18
5.4.18 饭锅内锅19
5.4.19 包装材料与包装废弃物19
5.4.20 熄火保护装置火焰检测器19
5.5 外观19
6 试验方法19
6.1 试验室条件19
6.2 试验用燃气19
6.3 试验用主要仪器仪表20
6.4 试验设备21
6.5 灶具试验状态21
6.6 气密性试验22
6.7 热负荷试验22
6.8 燃烧工况试验23
6.9 温升试验26
6.10 耐热冲击试验28
6.11 耐重力冲击试验28
6.12 安全装置试验28
6.13 电点火装置试验28
6.14 使用性能试验29
6.15 电气性能试验31
6.16 耐用性能试验34
6.17 振动试验35
6.18 跌落试验35
6.19 结构试验35
6.20 零部件耐热性能试验36
6.21 材料试验36
7 检验规则37
7.1 出厂检验37
7.2 型式检验37
7.3 单台检验判定原则38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38
8.1 标志38
8.2 包装39
8.3 运输39
8.4 贮存3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家用燃气灶具燃烧烟气中氮氧化物含量[NO狓(α=1)]的分级规定49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