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507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几何有界曲面 现行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ntegration—Product data representation and exchange—Part 507:Application interpreted construct:Geometrically bounded surface

标准号:GB/T 16656.507-2010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6656.507-2010
发布时间:2011-01-14
实施时间:2011-05-01
首发日期:2011-01-14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周歆华、王志强、李文武、洪岩、杨青海、刘守华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计算机应用
ICS分类:工业过程的测量与控制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9)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9)

标准简介

GB/T16656的本部分规定了集成资源的解释,通过几何有界曲面模型来满足对几何形状的表达的需求。以下内容属于本部分的范围:———3D点;———定义在曲线或曲面参数空间中的点;———3D曲线;———定义在曲面参数空间中的曲线。注:这样的曲线也称为pcurves或cons,这是参数化曲线和曲面上的曲线的简称。———基本曲线:圆,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相交曲线;———至少由三点组成的折线;———曲面;———基本曲面:平面、柱面、锥面、圆环面和球面;———通过曲线的旋转或线性拉伸而产生的扫描面;———雕塑曲线和曲面;———曲线和曲面的剪裁;———曲线和曲面的复合;———曲线、曲面和曲面模型的复制;———曲线和曲面的三维偏置。以下内容不适用于本部分的范围:———无界几何;———自交几何;———二维笛卡尔坐标空间内的几何;———点的复制;———拓扑实体。

标准摘要

GB/T16656《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是一项由多个部分组成的标准,各部分单独出版。GB/T16656的所属各部分又组成多个子系列,即:
———第1部分至第19部分规定了描述方法;
———第20部分至第29部分规定了实现方法;
———第30部分至第39部分规定了一致性测试方法与框架;
———第40部分至第59部分规定了集成通用资源;
———第100部分至第199部分规定了集成应用资源;
———第200部分至第299部分规定了应用协议;
———第300部分至第399部分规定了抽象测试套件;
———第400部分至第499部分规定了应用模块;
———第500部分至第599部分规定了应用解释构造;
———第1000部分至第1999部分规定了应用模块。
GB/T16656《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现已发布和即将发布的包括以下部分:
———第1部分:概述与基本原理;
———第11部分:描述方法:EXPRESS语言参考手册;
———第21部分:实现方法:交换文件结构的纯正文编码;
———第28部分:实现方法:EXPRESS模式与数据的XML表达(使用XML模式);
———第31部分:一致性测试方法论与框架:基本概念;
———第32部分:一致性测试方法论与框架:对测试实验室与客户的要求;
———第34部分:一致性测试方法论与框架:应用协议实现的抽象测试方法;
———第41部分:集成通用资源:产品描述与支持原理;
———第42部分:集成通用资源:几何与拓扑表达;
———第43部分:集成通用资源:表达结构;
———第44部分:集成通用资源:产品结构配置;
———第45部分:集成通用资源:材料;
———第46部分:集成通用资源:可视化显示;
———第47部分:集成通用资源:形状变化公差;
———第49部分:集成通用资源:工艺过程结构和特性;
———第51部分:集成通用资源:数学表达;
———第54部分:集成通用资源:分类和集合论;
———第55部分:集成通用资源:过程与混合表达;
———第56部分:集成通用资源:状态;
———第101部分:集成应用资源:绘图;
———第105部分:集成应用资源:运动学;
———第201部分:应用协议:显式绘图;
———第202部分:应用协议:相关绘图;
———第203部分:应用协议:配置控制设计;
———第238部分:应用协议:计算机数值控制器用的应用解释模型;
———第501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基于边的线框;
———第502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基于壳的线框;
———第503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几何有界二维线框;
———第504部分:应用解释构造:绘图注释;
———第505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图样结构与管理;
———第506部分:应用解释构造:绘图元素;
———第507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几何有界曲面;
———第508部分:应用解释构造:非流形曲面;
———第509部分:应用解释构造:流形曲面;
———第513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基本边界表达;
———第520部分:应用解释构造:相关绘图元素;
———第1001部分:应用模块:外观赋值;
———第1002部分:应用模块:颜色;
———第1003部分:应用模块:曲线外观;
———第1004部分:应用模块:基本几何形状;
———第1005部分:应用模块:基本拓扑;
———第1006部分:应用模块:基础表达;
———第1007部分:应用模块:通用曲面外观;
———第1008部分:应用模块:层赋值;
———第1009部分:应用模块:形状外观和层。
本部分是GB/T16656的第507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0303-507:2001《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第507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几何有界曲面》(英文版),其技术内容和结构与ISO10303-507:2001保持一致,为便于使用,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a) 删去了ISO 前言、索引;
b) 对于带下划线的用于EXPRESS语言描述的各黑体英文实体名、属性名和函数名等,为了维护其英文原意,在本部分中,都使用其英文原名,仅当其作为标题时,我们在该英文名前增加了其归属的类型说明。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9)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歆华、王志强、李文武、洪岩、杨青海、刘守华。

标准目录

前言 Ⅰ
引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3.1 ISO10303-1中定义的术语 2
3.2 GB/T16656.42中定义的术语 2
3.3 GB/T16656.202中定义的术语 2
3.4 其他术语和定义 3
3.5 缩略语 3
4 EXPRESS短表 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实体短名 19
附录B(规范性附录) 信息对象注册 20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EXPRESS-G图 21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计算机可解释的列表 40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