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ungsten - Part 9: Determination of cadmium content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and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标准号:GB/T 4324.9-2012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4324.9-2012
发布时间:2012-12-31
实施时间:2013-10-01
首发日期:1984-04-12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陈秋莲、张颖、熊晓燕、杨平平、汪灵珍、易建波、杨建国、赵声志、王津、唐维学、孙宝莲、张丹莉、禄妮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稀有高熔点金属及其化合物
ICS分类:其他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起草单位: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GB/T4324的本部分规定了钨粉、钨条、碳化钨、三氧化钨、钨酸、蓝钨、紫钨、仲钨酸铵及偏钨酸铵中镉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钨粉、钨条、碳化钨、三氧化钨、钨酸、蓝钨、紫钨、仲钨酸铵及偏钨酸铵中镉量的测定。方法一测定范围为0.0002%~0.030%;方法二测定范围为0.0004%~0.0030%。
标准摘要
GB/T4324《钨化学分析方法》分为28个部分: ———第1部分:铅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2部分:铋量的测定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3部分:锡量的测定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4部分:锑量的测定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砷量的测定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铁量的测定 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7部分:钴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8部分:镍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丁二酮肟重量法; ———第9部分:镉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0部分:铜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1部分:铝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12部分:硅量的测定 氯化-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13部分:钙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14部分:氯化挥发后残渣量的测定 重量法; ———第15部分:镁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16部分:灼烧损失量的测定 重量法; ———第17部分:钠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8部分:钾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9部分:钛量的测定 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 ———第20部分:钒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21部分:铬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22部分:锰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23部分:硫量的测定 燃烧电导法和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第24部分:磷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25部分:氧量的测定 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 ———第26部分:氮量的测定 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热导法和奈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第27部分:碳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第28部分:钼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为GB/T4324的第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部分代替GB/T4324.1—1984《钨化学分析方法 方波极谱法连续测定铅、镉量》中镉量的测定,与GB/T4324.1—198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测定方法改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取消了方波极谱法; ———适用范围中增加了碳化钨、蓝钨、紫钨及偏钨酸铵; ———将“测定次数”中“三次”改为“两次”。 本部分的方法一为仲裁分析方法。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秋莲、张颖、熊晓燕、杨平平、汪灵珍、易建波、杨建国、赵声志、王津、唐维学、孙宝莲、张丹莉、禄妮。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4324.1—1984。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