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PROFIBUS过程控制设备行规 现行

PROFIBUS profile for process control devices

标准号:GB/T 27526-2011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7526-2011
发布时间:2011-11-21
实施时间:2012-03-01
首发日期:2011-11-21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刘丹、谢素芬、王春喜、王麟琨、包伟华等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ICS分类:工业自动化系统
提出单位:机械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
归口单位: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4)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4)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操作、调试、维护和诊断的基本设备的参数集,以及实现由用户集团和设备制造商所定义参数的连贯性机制。 本标准适用于过程控制(例如:化工、食品、水/污水处理、电站和基础工业)中使用的变送器、阀、二进制设备以及其他装置。 本标准规定的PROFIBUS过程控制设备行规分为两类:A类和B类。A类行规描述了简单设备的通用参数,其范围限于操作阶段的基本功能。该基本集由具有测量值状态的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和物位)、标签(TAG)名称和工程单位组成。 B类行规的范围是用于过程控制的设备,它是A类行规定义的扩展,并覆盖用于标识、调试、维护和诊断的更复杂的应用功能。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27526—2011《PROFIBUS过程控制设备行规》修改采用PROFIBUS&PROFINET 现场总线国际团体(PI)的技术规范(PNO/TC3-04-0006c)《PROFIBUS过程控制设备行规》(第3.02版本)。
本标准与PNO/TC3-04-0006c《PROFIBUS过程控制设备行规》(第3.02版本)相比在结构上有部分调整,删除了PNO/TC3-04-0006c《PROFIBUS过程控制设备行规》(第3.02版本)中关于文本版本变化的条,并相应编排文本章条号和表编号,如下:
———删除PNO/TC3-04-0006c《PROFIBUS过程控制设备行规》(第3.02版本)的5.8“文本历史”;
———删除PNO/TC3-04-0006c《PROFIBUS过程控制设备行规》(第3.02版本)的6.9“文本历史”;
———删除PNO/TC3-04-0006c《PROFIBUS过程控制设备行规》(第3.02版本)的7.6“文本历史”;
———删除PNO/TC3-04-0006c《PROFIBUS过程控制设备行规》(第3.02版本)的8.5“文本历史”;
———删除PNO/TC3-04-0006c《PROFIBUS过程控制设备行规》(第3.02版本)的9.5“文本历史”;
———删除PNO/TC3-04-0006c《PROFIBUS过程控制设备行规》(第3.02版本)的10.6“文本历
史”;
———删除PNO/TC3-04-0006c《PROFIBUS过程控制设备行规》(第3.02版本)的11.11“文本历史”;
———删除PNO/TC3-04-0006c《PROFIBUS过程控制设备行规》(第3.02版本)的13.4“文本历史”;
———增加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
———增加了部分缩略语;
———增加了表96和表97中对工程单位代码和材料代码的注释。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PNO/TC3-04-0006c《PROFIBUS过程控制设备行规》(第3.02版本)的脚注1;
———删除PNO/TC3-04-0006c《PROFIBUS过程控制设备行规》(第3.02版本)的脚注2,改为第4章的注;
———删除PNO/TC3-04-0006c《PROFIBUS过程控制设备行规》(第3.02 版本)的脚注3,改为5.1.6.2的注;
———删除PNO/TC3-04-0006c《PROFIBUS过程控制设备行规》(第3.02 版本)的脚注4,改为5.2.1.2的注;
———删除PNO/TC3-04-0006c《PROFIBUS过程控制设备行规》(第3.02 版本)的脚注5,改为7.3.1.1的注。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西南大学、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华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机电一体化协会、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中海油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丹、谢素芬、王春喜、王麟琨、包伟华、李百煌、刘枫、罗安、陈学军、周侗、阳宪惠、田英明、刘云男、陈小枫、李文娟、惠敦炎、欧阳劲松、窦连旺、陈明海、徐伟华。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