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non-metallic basic body infrared heater
标准号:GB/T 4654-2008
本标准规定了非金属基体红外辐射加热器的型式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以碳化硅、锆英砂、石英玻璃、微晶玻璃、陶瓷、黑化锆、黑磁、钒钛黑瓷、半导体发热片、碳晶发热板、碳纤维板、聚酯薄膜等非金属材料为辐射基体,以合金电阻丝、碳纤维电阻丝、电阻膜、导电陶瓷等电热材料为发热体的各种低温、中温及高温电热式红外辐射加热器。加热器作为节能型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建筑供暖、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加热干燥设备上。本标准代替GB/T4654—1984《碳化硅、锆英砂陶瓷类红外辐射加热器通用技术条件》,与后者相比,主要差异如下:———适用范围由碳化硅、锆英砂陶瓷类中温红外辐射加热器扩展到以各类非金属材料为辐射基体的各种低温、中温及高温电热式红外辐射加热器,加热器的辐射基体具体包括碳化硅、锆英砂、石英玻璃、微晶玻璃、陶瓷、黑化锆、黑磁、钒钛黑瓷、半导体发热片、碳晶发热板、碳纤维板、聚酯薄膜等非金属材料;———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与“术语和定义”两部分;———对“升温时间”(原为“热响应时间”)及“辐射面温度不均匀度”等性能参数重新进行了定义;———加热器的型式结构与典型规格增加了面状结构产品;———技术要求部分增加了“工作温度下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耐潮湿”、“电热辐射转换效率”、“接线柱拉力”、“机械强度”与“过载能力”等考核指标;针对带可见发光的复合型高温加热器增加了“有效辐射能量比”的要求;并针对以模制材料为辐射基体的柔性面状加热器增加了“弯折试验”、“剥离强度”、“阻燃性能”及“低温储存”考核指标;———调整了对产品部分技术指标的要求,包括:工作寿命由2000h 提高到5000h、功率偏差由-5%~+5%调整为-10%~+5%、管状加热器的升温时间由20min下降到15min、灯状加热器的升温时间由12min下降到10min、辐射面温度不均匀度由20%下降到10%等;———试验方法统一执行GB/T7287—2008《红外辐射加热器试验方法》。
本标准代替GB/T4654-1984《碳化硅、锆英砂陶瓷类红外辐射加热器通用技术条件》,与后者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适用范围由碳化硅、锆英砂陶瓷类中温红外辐射加热器扩展到以各类非金属材料为辐射基体的各种低温、中温及高温电热式红外辐射加热器,加热器的辐射基体具体包括碳化硅、锆英砂、石英玻璃、微晶玻璃、陶瓷、黑化锆、黑磁、钒钛黑瓷、半导体发热片、碳晶发热板、碳纤维板、聚酯薄膜等非金属材料;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与术语和定义两部分; ---对升温时间(原为热响应时间)及辐射面温度不均匀度等性能参数重新进行了定义; ---加热器的型式结构与典型规格增加了面状结构产品; ---技术要求部分增加了工作温度下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耐潮湿、电热辐射转换效率、接线柱拉力、机械强度与过载能力等考核指标;针对带可见发光的复合型高温加热器增加了有效辐射能量比的要求;并针对以模制材料为辐射基体的柔性面状加热器增加了弯折试验、剥离强度、阻燃性能及低温储存考核指标; ---调整了对产品部分技术指标的要求,包括:工作寿命由2000h 提高到5000h、功率偏差由-5%~+5%调整为-10%~+5%、管状加热器的升温时间由20min下降到15min、灯状加热器的升温时间由12min下降到10min、辐射面温度不均匀度由20%下降到10%等; ---试验方法统一执行GB/T7287-2008《红外辐射加热器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电热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红外及工业电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圣尔诺电热材料有限公司、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嘉兴市禾林热辐射有限公司、苏州华能碳纤维应用有限公司、南京丹联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环达红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宇、熊杰、叶平、陆上驰、储江、陆金德、王广祥、任安邦、栾文彦。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 ---GB/T4654-1984。 |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型式结构、规格及基本参数2 5 技术要求3 6 试验方法5 7 检验规则7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 |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