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交换器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翅片管

Copper and copper-alloys seamless tubes with integral fins for heat exchanger
标准号:GB/T 19447-2013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9447-2013
发布时间:2013-11-27
实施时间:2014-08-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李长杰、陆明华、李剑平、张春明、张震宇、浦益龙、孙新春、时明华、魏浙强、翁祥金、于传富、周浩平、王向东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重金属及其合金
ICS分类:铜产品
起草单位:金龙铜管集团江苏仓环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萃隆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无缝翅片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和合同(或订货单)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热交换器用翅片高度不大于4mm 整体外螺旋形翅片及内肋的铜及铜合金无缝管。
标准摘要
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的。 本标准修改采用ASTM B359/B359M:2002(2006)《冷凝器及热交换器用铜与铜合金无缝翅片管》。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与ASTM B359/B359M:2002(2006)《冷凝器及热交换器用铜与铜合金无缝翅片管》的差异: ———在ASTMB359/B359M:2002(2006)的基础上,增加了硬状态要求; ———在ASTMB359/B359M:2002(2006)的基础上,增加了硬度试验要求; ———在ASTMB359/B359M:2002(2006)的基础上,增加了清洁度试验要求; ———在ASTMB359/B359M:2002(2006)的基础上,增加了热工性能的指标要求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代替GB/T19447—2004《热交换器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翅片管》,本标准与GB/T19447—2004相比做了如下修改: ———增加HSn72-1(C44300)牌号; ———壁厚范围由“0.60mm~2.0mm”修改为“0.60mm~3.0mm”; ———增加常用规格及参数; ———对管材交货状态的要求重新作了修订; ———尺寸参数要求增加了“外翅翅片数(FPI)”和“内齿条数(N)”; ———在力学性能方面增加硬度(HV1)的测试项目及要求和硬状态(H04)的要求; ———加严了探伤标准孔的要求(标准孔由1.07mm 改为0.8mm;1.17mm 改为1.1mm); ———晶粒度由“0.025mm~0.060mm”修改为“0.010mm~0.050mm”; ———增加了清洁度的测试标准及要求; ———每批次重量由“2000kg”修改为4500kg; ———对取样规定做了重新修订; ———部分试验标准的引用重新作了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金龙铜管集团江苏仓环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萃隆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 本 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宏磊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无锡隆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长杰、陆明华、李剑平、张春明、张震宇、浦益龙、孙新春、时明华、魏浙强、翁祥金、于传富、周浩平、王向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9447—2004。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