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shipboard and offshore units,power,control,instrumentation,telecommunication and data cables
标准号:GB/T 17557-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7557-2010
发布时间:2010-09-02
实施时间:2011-02-01
首发日期:1998-11-09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张海燕、乐懿、陆云春、李永江、倪军安、周叙元、夏泳楠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船舶用材料及其检验方法
ICS分类:造船用材料和零件
提出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江苏远洋东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八益电缆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固定式和移动式近海装置用电力、控制、仪表、通信及数据电缆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以及特殊性能的要求。
标准摘要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60092-351:2004《船用电气设备 第351部分:船舶、近海装置用电力、控制、仪表、通信及数据电缆的绝缘材料》(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EC60092-351:2004。为便于使用,本标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用小数点“.”代替IEC60092-351:2004中作为小数点的“,”; b) 删除了IEC60092-351:2004的前言; c) “IEC60092的本部分”改为“本标准”; d) 对于IEC60092-351:2004引用的国际标准中,有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本部分用引用我国标准代替国际标准,其余未有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在标准中均被直接引用。 e) IEC60092-351:2004规范性引用文件中IEC60811-1-2:1995的年代有误,改为IEC60811-1-2:1985; f) 为说明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加脚注“1)”、“2)”说明; g) 为便于查看,在表3和表4中增加了序号; h) IEC60092-351:2004的表3中“有铜导体老化后”的右上角遗漏了脚注“a”,本标准中给予补充; i) 对表4中高温压力试验载荷时间的两种情况加脚注“3)”、“4)”进行说明。 本标准代替GB/T17557—1998《船用电力电缆绝缘材料》。 本标准与GB/T17557—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 热塑性材料中的代号“PVC/A”改为“PVC”。 b) 弹性体或热固性材料增加6种:HEPR、HFEPR、HFHEPR、HFXLPE、HFS95、HF90。 c) 导体正常运行时允许的最高温度发生变化:PVC的由60 ℃升至70 ℃,EPR 及XLPE 的由85℃升至90℃。 d) 确立了S95在导体短路时允许的最高温度。 e) 空气箱老化分为无导体老化和有铜导体老化两类,原空气箱老化后的机械性能要求列入第一类的要求。 f) 特殊性能: ———PVC进行高温压力试验时,载荷时间的两种情况由“试样外径d≤12.5mm”、“试样外径d>12.5mm”分别改为“第1种状况”和“第2种状况”,并加注说明; ———热延伸试验中,XLPE的最大永久伸长率由25%减为15%,S95的试验温度由(200±3)℃升至(250±3)℃; ———抗开裂试验中试验温度的偏差由±2℃增大为±3℃; ———低温性能中的试验温度增加偏差要求±2℃; ———增加酸度、硬度及弹性模量的要求。 g) 增加了三个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 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江苏远洋东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八益电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海燕、乐懿、陆云春、李永江、倪军安、周叙元、夏泳楠。 本标准于1998年11月首次发布。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