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弧焊设备 第10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现行

Arc welding equipment - Part 10: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requirements

标准号:GB 15579.10-2008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15579.10-2008
发布时间:2008-12-31
实施时间:2009-12-01
首发日期:2008-12-31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陈树君、鲍云杰、李爱文、王仕凯、朱宣辉等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焊接与切割设备
ICS分类:焊接设备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山大奥太电气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70)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弧焊设备》涉及的范围为电弧焊机及其辅机具,预计结构是分为12个部分,本部分为《弧焊设备》的第10部分。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部分规定了:a)射频发射的标准和试验方法;b)谐波电流发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标准和试验方法;c)抗扰度要求和试验方法,包括连续骚扰、瞬态骚扰、传导骚扰、辐射骚扰和静电放电。本部分适用于弧焊及类似工艺的设备,包括电源及辅助设备,如送丝装置、冷却系统、引弧、和稳弧装置等。本部分适用于所有场合的弧焊设备。

标准摘要

本部分除第3章术语和定义为推荐性条文外,其余条文均为强制性条文。
《弧焊设备》涉及的范围为电弧焊机及其辅机具,预计结构是分为12个部分,分别是:
---第1部分:焊接电源;
---第2部分:冷却系统;
---第3部分:引弧和稳弧装置;
---第4部分:使用期间的检查和试验;
---第5部分:送丝装置;
---第6部分:限制负载的手工金属弧焊电源;
---第7部分:焊炬(枪);
---第8部分:等离子切割系统的气路装置;
---第9部分:安装和使用;
---第10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第11部分:电焊钳;
---第12部分:焊接电缆耦合装置。
本部分为《弧焊设备》的第10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974?10:2007《弧焊设备 第10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本部分的附录A 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0)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山大奥太电气有限公司、凯尔达电焊机有限公司、浙江肯得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成都熊谷电器工业有限公司、上海沪工电焊机制造有限公司、无锡汉神电气有限公司、成都电焊机研究所、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凌实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陈树君、鲍云杰、李爱文、王仕凯、朱宣辉、肖介光、舒宏瑞、何晓阳、尹显华、潘颖、邱光、吴月涛。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标准目录

前言Ⅰ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通用试验要求2
4.1 试验条件2
4.2 测量装置2
4.3 人工电源网络2
4.4 电压探头2
4.5 天线2
5 发射及抗扰度试验布局3
5.1 总则3
5.2 负载4
5.3 辅助装置4
6 发射试验5
6.1 射频发射试验分类5
6.2 试验条件5
6.3 发射限值6
7 抗扰度试验7
7.1 分类7
7.2 试验条件7
7.3 抗扰性判据7
7.4 抗扰度电平7
8 用户文件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安装和使用10
A.1 总则10
A.2 环境评估10
A.3 减少发射的方法1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限值12
B.1 总则12
B.2 电源端子骚扰电压限值12
B.3 电磁辐射骚扰限值12
B.4 谐波电流限值13
B.5 电压波动与闪烁的限值15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