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标准号:YS/T 522-2010
发布时间:2010-11-22
实施时间:2011-03-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刘刚、姜柏昌、韩淑敏、张桂敏、于健闻、王淑琴、王永梅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重金属及其合金
ICS分类:镍和铬产品
起草单位: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宝钛集团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镍箔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和合同(或订货单)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仪表、电子等工业领域用的镍箔。
标准摘要
本标准代替YS/T522—2006《镍及白铜箔》(原GB/T5190—1985)。 本标准与YS/T522—2006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动: ———标准名称由《镍及白铜箔》改为《镍箔》; ———增加了N5、N7、N8三个牌号,其中N5牌号的化学成分等同ISO 标准的NW2201牌号和ASTM 标准的UNSN02201牌号的要求,N7牌号的化学成分等同ISO 标准的NW2200牌号和ASTM 标准的UNSN02200牌号的要求。删除了锌白铜BZn15-20和锰白铜BMn40-1.5两个牌号; ———增加了力学性能,即维氏硬度要求; ———增加了工艺性能,即杯突试验要求; ———增加了“箔材的侧边弯曲度应不大于3mm/m”的要求; ———厚度由原来的0.005mm~0.050mm 改为0.01mm~0.15mm;宽度由原来的40mm~80mm 改为200mm~300mm;并取消了长度规定; ———提高了宽度允许偏差的精度要求; ———对厚度定值和宽度定值调整为范围值; ———对箔材厚度允许偏差进行了调整; ———对表面质量进行了严格规定; ———增加了合同(或订货单)内容。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宝钛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刚、姜柏昌、韩淑敏、张桂敏、于健闻、王淑琴、王永梅。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S/T522—2006、YB/T708—1970。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