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室内工作环境的不舒适眩光 现行

Discomfort glare in the interior working environment

标准号:GB/Z 26211-2010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Z 26211-2010
发布时间:2011-01-14
实施时间:2011-06-01
首发日期:2011-01-14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华树明、沈锦祥、安丽、郭建坤、黎锦洪、黄鹤鸣、肖灵、江姗、段彦芳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电气照明综合
ICS分类:室内照明
提出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生辉照明电器(浙江)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东莞市品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聚作实业有限公司、北京电光源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4)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4)

标准简介

根据国际照明词汇表(CIE,第17版,1970)中45-25-295对于眩光的定义:由于光亮度的分布或范围不适当,或对比度太强,引起不舒适感或分辨细节或物体的能力减弱的视觉条件。两种定义:a) 不舒适眩光,引起不舒适感觉,而不一定降低物体可见度的眩光(定义在45-25-315)。b) 失能眩光,降低物体可见度而不一定引起不适感觉的眩光(定义在45-25-320)。虽然这两种眩光是一起产生的,但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现象。引起失能眩光主要是因为进入眼中的光能,而不是光源的照度。相反,光源照度是不舒适眩光的一个主要因素。失能眩光几乎不受时间的影响,而在工厂或办公室内的人暴露在高照度光源下时间长,不舒适眩光也相应的增多。考虑由灯和内置普通光源的灯具产生的眩光的控制测量方法时,不舒适眩光的控制可能要比失能眩光的控制更加重要。如果充分地控制不舒适眩光,物体就能正常地看到,失能眩光也能够很好地控制在特定程度上。这个章节提到的眩光,在后文如果不经特殊说明都是指不舒适眩光。

标准摘要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同采用CIE55-1983《室内工作环境的不舒适眩光》(英文版)。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同翻译CIE55-1983。
为了便于使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
b) 删除CIE55-1983的前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附录A、附录B、附录C 和附录D 是资料性附录。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4)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生辉照明电器(浙江)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东莞市品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聚作实业有限公司、北京电光源研究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华树明、沈锦祥、安丽、郭建坤、黎锦洪、黄鹤鸣、肖灵、江姗、段彦芳。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仅供参考。有关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建议和意见,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标准目录

前言Ⅰ
引言Ⅱ
犃部分 眩光控制的基本原理?研究与应用
1 眩光控制的基本原理1
1.1 眩光的自然特征1
1.2 不舒适眩光的控制因素1
1.3 眩光控制方法3
1.4 眩光控制系统5
1.5 不舒适眩光的主观评估7
2 眩光控制的研究与应用,对恰当公式的要求8
2.1 基本公式系统8
2.2 照度限制系统9
2.3 识别系统的评估9
犅部分 不舒适眩光的数学推算的推荐
4 CIE 规则14
4.1 提议的CIE 公式14
4.2 公式的基本原理16
4.3 来自于大光源(明亮的天花板)的眩光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眩光系统的国家调查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眩光预测系统研究的比较20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不舒适眩光计算的参数确定27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提议的CIE 公式的实际应用37
参考文献39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