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6部分:隔热型材

Wrought aluminium alloy extruded profiles for architecture—Part 6:Thermal barrier profiles
标准号:GB 5237.6-2012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5237.6-2012
发布时间:2012-05-11
实施时间:2013-04-01
首发日期:2004-11-01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何则济、葛立新、林洁、卢继延、何耀祖、吴锡坤、陈敏、刘志铭、詹浩、黄日勇、赵观新、冯东升
作废日期:2018-07-01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轻金属及其合金
ICS分类:铝产品
起草单位: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广东坚美铝型材厂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国家有色金属质检中心等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标准简介
GB5237的本部分规定了隔热铝合金建筑型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以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本部分适用于穿条式隔热铝合金建筑型材(以下简称穿条型材)或浇注式隔热铝合金建筑型材。其他行业用的隔热铝合金型材可参照使用本部分。
标准摘要
本部分的第4.5.1.2、第4.5.2.2是强制性的,其余条款是推荐性的。 GB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基材; ———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 ———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 ———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 ———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 ———第6部分:隔热型材。 本部分为GB5237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5237.6—2004《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6部分:隔热型材》。 本部分与GB5237.6—2004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试验方法采用GB/T28289《铝合金隔热型材复合性能试验方法》; ———高温持久荷载横向拉伸试验后“隔热材料变形量平均值”检测,修改为“隔热型材变形量平均值”检测; ———取消了原浇注式产品30次的热循环规定; ———修改了产品复合性能试验的取样方法(见表3); ———增加了隔热型材生产和使用方面的提示性说明(见第9章); ———修改了隔热材料的要求(见附录A); ———修改了隔热型材性能推断要求(见附录B); ———修改了隔热型材槽口设计内容(见附录C)。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分别参考EN14024:2004(E)《隔热金属型材性能要求和测试试验》、AAMATIRA8-08《建筑铝合金隔热型材结构性能》编制了穿条型材、浇注型材的有关内容。本部分与EN14024:2004(E)、AAMATIRA8-08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广东坚美铝型材厂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国家有色金属质检中心、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凤铝铝业有限公司、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泰诺风保泰(苏州)隔热材料有限公司、亚松聚氨酯(上海)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何则济、葛立新、林洁、卢继延、何耀祖、吴锡坤、陈敏、刘志铭、詹浩、黄日勇、赵观新、冯东升。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5237.6—2004。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