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re hazard testing for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Part 38:Toxicity of fire effluent—Summary and relevance of test methods
标准号:GB/T 5169.38-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5169.38-2014
发布时间:2014-09-03
实施时间:2015-04-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揭敢新、夏庆云、赵成刚、武政、何益壮、毕凯军、张元钦、陈兰娟、吴倩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ICS分类:
13.220.40;29.020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等
归口单位: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0)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GB/T5169的本部分简要概述了评估急剧毒效的常用试验方法,以及其他毒性试验方法。内容包括对这些方法和真实火情之间相关性的特殊观测,并给出了如何使用这些试验方法的建议。本部分对哪些试验方法能够得到与真实火情相关的毒效数据,以及哪些方法适用于着火危险评定和消防安全工程也给出了建议。
标准摘要
GB/T5169《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已经或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着火试验术语; ———第2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 总则; ———第3部分:电子元件着火危险评定技术要求和试验规范制定导则; ———第5部分:试验火焰 针焰试验方法 装置、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 ———第9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 预选试验程序 总则; ———第10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灼热丝装置和通用试验方法; ———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第12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材料的灼热丝可燃性指数(GWFI)试验方法; ———第13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材料的灼热丝起燃温度(GWIT)试验方法; ———第14部分:试验火焰 1kW 标称预混合型火焰 设备、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 ———第15部分:试验火焰 500 W 火焰 装置和确认试验方法; ———第16部分:试验火焰 50 W 水平与垂直火焰试验方法; ———第17部分:试验火焰 500 W 火焰试验方法; ———第18部分:燃烧流的毒性 总则; ———第19部分:非正常热 模压应力释放变形试验; ———第20部分:火焰表面蔓延 试验方法概要和相关性; ———第21部分:非正常热 球压试验; ———第22部分:试验火焰 50 W 火焰装置和确认试验方法; ———第23部分:试验火焰 管形聚合材料500 W 垂直火焰试验方法; ———第24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 绝缘液体; ———第25部分:烟模糊 总则; ———第26部分:烟模糊 试验方法概要和相关性; ———第27部分:烟模糊 小规模静态试验方法 仪器说明; ———第28部分:烟模糊 小规模静态试验方法 材料; ———第29部分:热释放 总则; ———第30部分:热释放 试验方法概要和相关性; ———第31部分:火焰表面蔓延 总则; ———第32部分:热释放 绝缘液体的热释放; ———第33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 起燃性 总则; ———第34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 起燃性 试验方法概要和相关性; ———第35部分:燃烧流的腐蚀危害 总则; ———第36部分:燃烧流的腐蚀危害 试验方法概要和相关性; ———第38部分:燃烧流的毒性 试验方法概要和相关性; ———第39部分:燃烧流的毒性 试验结果的使用和说明; ———第40部分:燃烧流的毒性 毒效评定 装置和试验方法; ———第41部分:燃烧流的毒性 毒效评定 试验结果的计算和说明; ———第42部分:试验火焰 确认试验 导则; ———第44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 着火危险评定。 本部分为 GB/T5169的第38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60695-7-2:2011《着火危险试验 第7-2部分:燃烧流的毒性 试验方法概要和相关性》。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为与现有标准系列一致,将标准名称改为《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38部分:燃烧流的毒性 试验方法概要和相关性》; ———删除了第1章中第3、4段资料性内容。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0)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揭敢新、夏庆云、赵成刚、武政、何益壮、毕凯军、张元钦、陈兰娟、吴倩。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