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aphic technology—Process control for the production of half-tone colour separations,proofs and production prints—Part 6:Flexographic printing
标准号:GB/T 17934.6-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7934.6-2014
发布时间:2014-12-31
实施时间:2015-07-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薛显华、吴红一、郑其红、刘铁、李祥春、莫春锦、王洋、葛彦、鲍维、龚仁俦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印刷技术
ICS分类:印制技术综合
提出单位:新闻出版总署
起草单位: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武汉华艺柔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富林特集团柔印产品事业部、深圳市英杰激光数字制版有限公司、上海正伟印刷有限公司、上海泛彩图像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紫泉标签有限公司、博斯特(上海)有限公司、艾司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
标准简介
本标准可以应用于:a)采用柔性版印刷的标签、纸盒、瓦楞纸箱和软包装等产品;采用柔性版印刷的出版物,如:书刊、产品样本和商业印刷品。b)模拟柔性版印刷品颜色效果的网目调和连续调打样工艺。
标准摘要
GB/T17934《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由以下8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参数与测试方法; ———第2部分:胶印; ———第3部分: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 ———第4部分:凹版印刷; ———第5部分:网版印刷; ———第6部分:柔性版印刷; ———第7部分:数字打样; ———第8部分:数字印刷。 本部分是 GB/T17934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采用重新起草法在ISO12647-6:2006《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6部分:柔性版印刷》的基础上编制,与ISO12647-6:2006一致性程度为修改采用。 本部分与ISO12647-6∶2006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 A 列出了本部分与ISO12647-6:2006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部分与ISO12647-6:2006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技术性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附录 B中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在前言部分增加了本标准的“第7部分:数字打样”和“第8部分:数字印刷”; ———按 GB/T1.1的要求,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 ———将本部分4.2.2中的“ISO12647-1:2004中的附录 B”修改为“GB/T17934.1—1999中的附录 C”; ———将加网线数的单位由“cm-1”改为“线/cm”; ———按 GB/T1.1的要求将表1的注置于表1中; ———在表1中增加了注3; ———在本部分的4.2.5中增加了关于圆形网点的注;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 A,提供了本部分与ISO12647-6:2006 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 B,提供了本部分与ISO12647-6:2006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 C,提供了印刷原色实地反射密度值控制范围;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 D,提供了厘米与英寸加网线数对照表; ———将ISO12647-6:2006中的附录 A,修改为本部分中的附录 E; ———增加了3个对我国柔印行业具有参考价值的参考文献; ———按 GB/T1.1的要求,修改了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 本部分由新闻出版总署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武汉华艺柔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富林特集团柔印产品事业部、深圳市英杰激光数字制版有限公司、上海正伟印刷有限公司、上海泛彩图像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紫泉标签有限公司、博斯特(上海)有限公司、艾司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柔性版印刷分会。 本部分起草人:薛显华、吴红一、郑其红、刘铁、李祥春、莫春锦、王洋、葛彦、鲍维、龚仁俦。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